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建立秀珍菇原生质体的高效制备体系,以夏秀作为供试菌株,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影响秀珍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对菌龄等7个单因素、 4个复合因素条件和接种方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秀珍菇菌丝在改良液体PD培养基中摇瓶培养5 d,以0.6 mol·L~(-1)甘露醇为稳渗剂, 2.5%溶壁酶在30℃条件下水浴4 h,得到的原生质体浓度最大,为4.23×107个·mL~(-1)。在TB3再生培养基中采用单层混菌法接种原生质体,其再生率最大,为2.35%。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测采集于聊城市郑家镇的球形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样品是否感染病毒,提取样品总RNA,构建小RNA文库并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其中的病毒序列。结果证明球形平菇样品中未携带病毒,说明这种球形症状的产生不是由于病毒侵染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以菌丝长速、长势、菌袋质地(硬度)、污染率、耳芽分化率、生物学效率等为指标,对比分析粗细木屑不同配比的培养料对黑木耳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粗细木屑配比为粗木屑质量分数50%、细木屑质量分数40%时,黑木耳菌丝长速快,长势好,污染率低,耳芽分化率及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对3个灵芝菌株分别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从中筛选不同交配型单核菌株,并进一步比较了不同交配型单核菌株间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泰山赤灵芝1号(TL-1),获得了两种交配型单核菌株,两种交配型分离比例为16∶5,灵芝4895(4895)和野生灵芝2(YSL-2)均只获得了一种交配型单核菌株,三个灵芝菌株两种单核体的分离比例均不符合1∶1的理论值。此外,三个灵芝共得到四种交配型单核体的菌丝形态特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利用RT-PCR对2012年山东10个地区送检的105个小麦样品进行了检测,从泰安、临沂、枣庄3个地区的样品中检测到了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这3个地区WYMV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一致率为97.6%~98.3%,氨基酸一致率为98.3%~99.0%。在利用CP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这3个分离物均与WYMV分离物聚类到一起,其中枣庄分离物和河南分离物(FR828007)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设施吊袋栽培刺孔形状、刺孔口径、刺孔深度、环境湿度、环境温度、遮阳度、二氧化碳浓度、吊袋离地高度、吊袋间距等技术参数的探究,确定适宜的刺孔形状为"O"字形或"1"字形,刺孔口径为0.5 cm,刺孔深度为0.8 cm~1.2 cm,催芽环境湿度为85%~90%,耳片生长环境温度为20℃~25℃,环境遮阳度为85%,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1300 mg·m-3,底层吊袋离地高度为30 cm,每串吊袋间距为20 cm。  相似文献   
7.
从栽培季节、栽培场地、栽培设施、出菇(芝)管理、采收、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总结平菇、灵芝立体网格层架式周年循环栽培技术的要点,以便为平菇、灵芝的周年高效循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侧耳属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3个主要栽培种母种的不同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酶活性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表明侧耳属3个菌种的母种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菌落萌发时间延长,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菌丝长势减弱,生物学效率降低,出菇污染率升高。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平菇木聚糖酶酶活性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酶活性几乎不变;杏鲍菇3种酶酶活性随保藏时间延长均逐渐降低;秀珍菇淀粉酶酶活性随保藏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他2种酶酶活性几乎不变。研究证明侧耳属3个栽培种母种保藏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