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14年8月9~13日,湖北省宜昌市畜牧兽医局组织9个县市区畜牧兽医局局长及相关人员一行16人,赴重庆市丰都县和四川省简阳市考察学习肉牛、山羊产业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2.
果园养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需要开始向自然、安全、优质和绿色方向转变。果园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无腥味、味道鲜美,颇受人们欢迎,所以果园养鸡价格好,效益高。宜昌市位于湖北西南部,长江中上游结合段,地势独特、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全省农业产业化暨秋冬农业开发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畜牧产业化经营步伐,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参与农业产业化调研活动的畜牧专业组于九月上旬分别对枝江、当阳、兴山、五峰、夷陵等县市区的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7日.格鲁吉亚向OIE正式通报了其境内暴发的11起非洲猪瘟情况,北欧发生该疫情尚属首次.OIF、FA0、EC正在快速召集由三方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前往格鲁吉亚调查。  相似文献   
5.
畜禽生态养殖事关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应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积极支持规模养殖场(户)利用沼气、沼渣、沼液用于农业生产,建立"厌氧+自然处理"模式,实现种养区域平衡,保持畜禽养殖环境卫生清洁。  相似文献   
6.
宜昌市推进生猪产业化发展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宜昌市养猪业现状 遵照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宜昌建成湖北省重要经济增长极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指示,宜昌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确立了在农业6大特色产业中率先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在畜牧产业中率先做大做强生猪产业的"两个率先"发展战略.通过近十年、特别是"十五"以来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市生猪产业逐步完成了由数量型、质量型到效益型的转变,完成了由农村副业到主导产业的转变.2005年全市出栏生猪431.04万头,比2000年的307.03万头净增124.01万头,增长40.39%,比2004年387.67万头净增43.37万头,增长11.19%,首次实现全市人均出栏1头猪,出栏总量和人均出栏量跃居全省第1位,生猪产业实现现价产值40.61亿元.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宜昌市是畜牧业生产大市,具有丰富的畜牧业发展资源,但是除生猪、山羊和牛奶外,肉牛、禽、蛋等畜禽产品产值、产量在全省位次偏后.2005年,全市出栏肉牛3.0736万头,比上年减少7.41%;出笼家禽2250.2万只,比上年仅增4.43%;禽蛋产量3.6965万吨,比上年减少1.5%.畜牧业现价总产值仅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6%,与上年基本持平,没有什么增幅.  相似文献   
8.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畜禽养殖总量的大幅增长,规定标准内的因病或其他原因死亡畜禽对公共卫生安全压力越来越大,畜禽养殖、运输等环节病死或不明原因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已成为社会、相关部门公认的难题。传统的深埋、焚烧和化制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环境友好性、生态文明性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为解决这一问题,湖北省宜昌市引进了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技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应用与推广,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引导下,湖北省宜昌市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畜产品消费市场向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安全性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当前畜牧业经济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转变畜牧业发  相似文献   
10.
生物发酵床模式是一种零排放环保型健康养猪生产方式,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以谷壳、锯末和复合微生物制成的混合垫料,铺垫在猪舍里,猪只排泄物经微生物作用被迅速降解消化,从而达到免冲洗、无臭味和零排放,可以实现环保养殖和无公害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