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玉米矮化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玉米矮化剂的作用及其使用技术,以为合理使用矮化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貂源铜绿假单胞菌流行株基本特性,对分离的2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血清型鉴定、ToxA基因检测、强毒株筛选及绝对致死量(LD_(100))测定。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和四环素不敏感,对妥布霉素敏感率为95%;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血清型为G型和B型,分别占85%和15%;20株铜绿假单胞菌均能检测出毒素基因ToxA;小鼠致死性试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之间毒力差异很大,少数菌株如ZHDL9、ZHDL6等均表现出较强的毒力。以菌株ZHDL9为代表株建立小鼠鼻腔感染模型,采用建立的感染模型测定得菌株ZHDL9对小鼠的LD_(100)为5×10~7 cfu。由此可见,分离的2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对妥布霉素的敏感率为95%,提示该种抗生素可用于临床治疗水貂出血性肺炎,而菌株ZHDL9可作为生物制品研发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3.
自2018年8月份我国发现首例非洲猪癌以来,疫情不断扩散、蔓延。截至12月16日,全国共有22个省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91起,其中81起疫情的传播途径均已查明:因异地调运引发的疫情共有14起,约占全部疫情的17%;因餐厨剩余物喂猪引发的疫情共有32起,约占全部疫情的40%;因生猪调运车辆和贩运人员携带病毒后.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措施,包括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治、建立联防机制、选准防治时机、提高防治意识等内容,以期为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礼品西瓜灰霉病在北方保护地内均有发生,是育苗期或成株期常发病害,尤其是低温多雨年份,西瓜花和幼果经常发病,影响坐果,损失亦大。1发病症状苗期染病,先是心叶受害,后枯死,瓜农称烂头,  相似文献   
6.
辣椒疫病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引发的土传病害。70年代以来全国普遍发生,危害相当严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毁种或绝收。近几年,随市场需求量增加,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保护地栽培甜椒、辣椒、彩椒面积逐年上升,疫病危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应用组织块培养和差速消化法获取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正确后MTT法评价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干扰素-γ (interferon-γ,IFN-γ)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IGF-Ⅰ、HGF分别在 10~200和0.1~100 ng/mL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呈正相关,而TGF-β1(2.5~100 ng/mL)、IFN-γ(5~160 ng/mL)则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提示,IGF-Ⅰ、HGF均能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增殖,该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TGF-β1、IFN-γ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出现剂量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从疑似细小病毒感染的病死水貂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PCR鉴定、细胞培养、蛋白质电泳鉴定最终确定为水貂肠炎细小病毒(MEV),命名为MEV-WFD。对该分离病毒的衣壳蛋白VP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此病毒VP2基因3处碱基发生点突变,其中一处的突变导致第328处氨基酸残基由疏水性丙氨酸(Ala)变为亲水性苏氨酸(Thr)。将此株病毒VP2基因与GenBank上公布的所有MEV的VP2基因碱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与ZYL-1、MEV/LN/-10和Manzhouli的VP2基因同源率最高,为99.8%;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该病毒与6株已公布的病毒属于同一进化分支。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玉米光合特性日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光合特性的差异,以普通玉米、超甜玉米和糯玉米为材料,在拔节期进行了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性能指标日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普通玉米、超甜玉米、糯玉米的净光合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9:00,10:00,12:00,气孔导度的最高值出现在10:00~12:00,蒸腾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10:00~12:00,在其他时间点3种类型玉米的日变化曲线大体趋势一致,呈单峰型,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糯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普遍高于超甜玉米,超甜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普遍高于普通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