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09年,江苏省人大出台"关于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将秸秆固化成型机作为秸秆能源化关键技术装备加以大力推广,并强调加快建设秸秆收集体系,因此生物质成型机械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
以郑单958和豫单60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索不同硼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硼肥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使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同时硼肥能够促进干物质向果穗运输。施用硼肥能够促进玉米穗分化,使雌雄间隔期缩短,显著提高花丝数和花丝生长速率,进而增加穗粒数。施用硼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且不同用量对其影响不同,3.33 mg/kg土壤硼肥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郑单958和豫单606分别较不施硼肥处理增产14.3%和17.4%;施用量为13.3 mg/kg时郑单958增产3.5%;豫单606产生中毒症状,产量较对照降低4.4%。  相似文献   
3.
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沛县是农业大县,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年产秸秆约80万t,并且随着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秸秆总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在秸秆工业化利用滞后的情况下,消化秸秆的主渠道还是靠秸秆机械化还田,其理由有三:一是只有秸秆直接还田,才能大量利用秸秆,避免秸秆焚烧和  相似文献   
4.
1兽药使用原则1.1合理用药用药一定要合乎病情需要,不要贪图价格便宜或只认准新药物。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1.2使用合适的剂量用药剂量太小,达不到治病的目的,但是,剂量过大也不科学,不但造成浪费,还会因过量使用抗生素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当今养鸡业中,免疫接种已成为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和保障鸡群健康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措施。免疫后能否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是衡量免疫效果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扭角羚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报告四川省野生扭角羚自然生存过程中致病性细菌的检测及生物学特征。试验对发病死亡扭角羚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及分离,对分别从肝脏、脾脏和肺脏分离得到的4株优势菌进行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和16SrDNA分子鉴定,判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这4株菌对供试小白鼠均有致病性。测其LD50,分别为2.9×107、2.9×107、4.5×107和1.1×108 CFU/只。4株分离菌对供试的先锋霉素等敏感,对阿米卡星等中度敏感,对红霉素等耐药。推测这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导致扭角羚死亡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监测四川巴中某猪场病死仔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对从该猪场病死仔猪的内脏和组织中分离得到的13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检测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对12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和红霉素等7种药物的耐药率均达10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最高,为69%。动物致病性结果显示,3号小鼠注射对应菌液16 h内死亡,剖检可见多个脏器组织均有出血;仔猪注射死亡小鼠分离纯化液后都没有死亡,但不同猪只出现不同的临床病理变化。该猪场大肠杆菌耐药性较为严峻,建议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实行交替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  相似文献   
8.
兽医卫生检疫证明是国家检疫机构对动物健康状况和动物产品卫生状况作出鉴定的专用证明,是检疫合格的有效证据,具有法律效力.只有确实做好证据的领取、保管、规范填写,加强管理工作,才能维护好动物检疫工作,使之有序地开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检疫合格证明和票据管理工作,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体现证据使用政策的严肃性,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瞬态密集型受限喷雾雾化机理的研究,在实验方法上提出一种适合于瞬态完成的高速柴油喷雾雾化过程研究的激光测试技术——高速多分幅激光全息摄影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系统,可在每秒2万幅至5万幅的范围内连续拍摄多幅全息图,获取清晰的高速物体照片,揭示出短时间间隔内的喷雾蒸发和结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西南桦人工林的林分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2011年春和2012年春,在德宏州调查了78块20 m×20 m的西南桦人工林样地。通过相关分析,认为林分密度与林分年龄、平均胸径、蓄积量、年平均蓄积生长量显著相关,而与林分平均树高相关不显著。林分密度与林龄等相关指标的回归,以双曲线方程拟合最好。78块西南桦人工林样地的林分密度-林龄回归方程为y-1=0.014 2-0.009 6 x-1,相关系数r=0.336 8。10年生同龄林分18块样地林分密度-平均胸径的相关系数r=0.627 0,其回归方程为y-1=0.082 5-0.851 6 x-1;林分密度-蓄积量的相关系数r=0.663 5,其回归方程为y-1=0.058 3+2.846 6 x-1;林分密度与年平均蓄积生长量的相关系数与蓄积量同值,其回归方程为y-1=0.582 9+28.465 7 x-1。从林分密度随林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及与林分平均胸径的相关变化提出,(1)西南桦人工林应提早在3~5年生时进行抚育间伐;(2)采用"低密粗径"的育林方针,以提高西南桦大中径材产出。到20年生主伐时,抚育间伐后的密度则以900~1 050株/hm2最佳;(3)西南桦造林初植密度降到1 665~1 335株/hm2(株行距2 m×3 m~2.5 m×3 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