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与日俱增。宾馆插花能够保障舒适生活,体现积极生活态度,甚至展示国家风貌等,越来越被公众所重视。中国宾馆插花现阶段还掺杂着很多西式插花的元素,不能突出展示中国插花的特点。通过对在宾馆插花中融入中国元素,彰显中国文化并结合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建议,促使宾馆插花成为中国文化进一步弘扬发展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隧道作为城市道路的一种形式大量建设,并作为城市快速路或主干路的一部分。隧道内一旦发生事故,事故地点将成为交通瓶颈,通行能力急剧下降,若不及时清除事故车辆,易导致隧道及相邻路网的严重瘫痪。本文结合南京市玄武湖隧道,设计隧道内事故车辆的快速运输装置,旨在对事故车辆进行"快递",将事故的时间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恢复隧道畅通。  相似文献   
3.
1982-2012年全球干旱区植被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数据GIMMS3g NDVI(1982-2012年),分析了全球干旱区(包括亚湿润干旱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文等非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①全球干旱区NDVI总体呈显著增长趋势(P<0.001),增长速率为0.0005·a-1,略低于全球植被增长速率.显著上升区域和显著下降区域分别占全球植被显著变化区域面积的27.0%和7.7%(P<0.05).显著退化面积最大区域为半干旱区.②降水作为干旱区植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主要表现在对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植被的影响上,对亚湿润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影响较小.③全球不同干旱区植被变化及驱动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如澳大利亚南部主要受到季节降水的影响,植被改善;而南美和欧亚大陆中部则主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植被退化.  相似文献   
4.
补铬对高温环境下蛋鸡的产蛋及其血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处于高温环境下的192只34周龄新罗曼(New Lohmann)蛋鸡为试验对象,研究玉米—小麦—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10、20、30、40和50mg/kg GTF预混剂对蛋鸡产蛋及其血象的影响。试鸡随机分为6组,试验期52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铬蛋鸡产蛋率提高(P>0.05),料蛋比降低(P>0.05);红细胞(RBC)数量增多(P>0.05),白细胞(WBC)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上升(P>0.05);异嗜性粒细胞比例下降(P>0.05),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H/L)也呈现下降趋势(P>0.05)。说明铬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高温应激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具有缓解高温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封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预测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开封市惠济河污灌区耕作层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选取灌区土壤中Pb、Cd、Cr、Cu为评价因子,根据情景预测法估算重金属的累积现速率和累积加速度,建立含量变化预测预警模型,在乐观情景和无突变情景下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以及在匀速累积模式和加速累积模式下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趋势进行预警,提出了应对由污水灌溉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LPJ模型的中亚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蒸散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财  张丽  郑艺  田向军  周宇 《草业科学》2015,(11):1721-1729
中亚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以草地和耕地为主的植被类型极易受到水资源短缺和人为等因素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极易恶化,故分析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蒸散(ET)变化特征及对气候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LPJ模型模拟中亚地区1982-2012年NPP和ET,并分析其在中亚潜在植被类型中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NPP和ET的高低值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林地混合区以及耕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植被稀少的荒漠周边区域和哈萨克中部草地区;2)NPP总量和ET总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NPP年度变化范围在469.59~1 130.26 Tg C·a-1,年均值为737.24 Tg C·a-1(185.57 g C·m-2·a-1),ET范围在695.53~1 047.69 km3·a-1,年均值为850.46 km3·a-1(214.07 mm·a-1);3)影响中亚地区植被NPP和ET变化的气候因子主要为降水,温度影响相对较弱;4)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植被生产力增长较快,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新疆较为稳定,土库曼斯坦植被生产力出现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7.
邬岚  陈婷  郑艺  朱亚运  周涛  潘浩 《森林工程》2013,(2):121-125
利用移动设备、卫星地图等技术,采集居民的所在位置、出行时间、出行方式、出行目的等信息,关键在于面向普通居民的系统易于操作,反馈的数据信息分析合理,能够有效获取居民出行的各项指标。系统设计分为基于移动设备的软件开发和反馈的海量数据的分析两部分。移动设备的软件采用Java语言在Android系统开发,软件在手机上安装运行后不需要被调查者进行任何操作,有利于非交通专业的被调查者能够顺利开展调查。移动设备利用GPRS发送被调查者的位置信息到MYSQL基础数据库中,并算出距离间隔信息以及速度信息。结合GIS工具,将道路网、公交线网、建筑物属性、用地属性,将出行终点的经纬度对应的建筑物匹配到可能的出行目的,再结合用户停留时间得到精确的出行目的。出行起讫点则由出行距离,出行速度和是否经过城市道路网等条件判定。通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出行的经纬度对应到GIS中的出行路径与公交线网比对,判断精确的出行方式,最后获得出行量分布。  相似文献   
8.
土壤液塑限可以反映土壤的入渗、抗冲、抗蚀和抗剪等情况,对崩岗的水土流失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崩岗红土层土壤的液塑限研究以及颗粒分析和有机质测定,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颗粒分布对土壤液塑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崩岗红土层土壤为高液限黏土,土壤状态为坚硬;土壤液塑限值与粗砂粒、细砂粒和粉粒含量相关性不明显,与极细砂粒和黏粒含量呈二项式关系,其中极细砂粒含量与土壤液塑限呈负相关;黏粒含量与土壤液塑限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模拟的方程可以较准确地描述土壤液塑限和各因素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利于丰富崩岗侵蚀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东亚干旱区2001-2013年期间土地覆盖变化特征和人类活动对潜在自然植被的影响程度,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基于气象数据和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CSCS)模型模拟了中东亚干旱区的潜在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其次基于2001-2013年的MODIS土地覆盖数据集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情况,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研究了潜在自然植被的人类占用强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潜在自然植被以林地、草地、冻原、荒漠四大类为主;2)中东亚干旱区土地覆盖变化较大,其中中亚灌丛面积波动增加,中国华北干旱区农田面积扩张明显,蒙古国中西部灌丛和草地覆盖面积明显减少;3)研究区人类占用强度增强。其中,2010-2013年增长较为明显,4年间人类占用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比例增长了1.45%。潜在草地人类占用比例在2009-2013年间增幅最大,为2.88%;潜在林地人类占用比例在2001-2005年间增幅最大,为6.99%。4)在北哈萨克斯坦三州(北哈萨克斯坦州、阿克莫拉州、库斯塔奈州),人口迁移是潜在自然植被人类占用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2006-2013年间人类占用强度比例增长了11.38%;中国的呼伦贝尔和山西干旱区,农业开发是人类占用强度增大的主要因素,2001-2013年间人类占用强度比例分别增长了6.62%和17.64%。  相似文献   
10.
运用案例研究法,对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案进行分析,总结了该校质量诊断特色,即"一焦点、四过程、五层面"体系架构及"双闭环"诊断运行机制。梳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典型案例,为构建更加科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案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