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探讨嗜酸性乳杆菌不同成分在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中的作用,并分析益生菌抗病毒可能存在的机制。试验分离嗜酸乳杆菌不同成分和TGEV氨肽酶受体抑制剂Bestatin,按照感染后处理组、处理后感染组和同时感染处理组试验。采用MTT法,在猪睾丸细胞(ST)上评价各成分对TGEV抑制作用。在Bestatin封闭ST细胞基础上添加S-层蛋白,研究二者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抑制率大小顺序:S-层蛋白菌体脱S-层蛋白菌体代谢产物牛血清白蛋白。S-层蛋白对TGEV抑制作用与Bestatin相当。由此可知,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对TGEV在ST细胞上的复制有抑制作用。氨肽酶抑制剂Bestatin预先处理ST细胞对S-层蛋白抑制TGEV的感染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是否通过激活猪肠上皮细胞(IPEC-J2)中Toll样受体(TLRs)的表达抑制轮状病毒(RV)的复制,本研究采用RV感染灭活B.subtilis预处理的IPEC-J2细胞,鉴定B.subtilis对RV在细胞中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检测不同时间点RV感染B.subtilis预处理IPEC-J2细胞中相关TLRs的表达。结果显示,RV感染B.subtilis预处理IPEC-J2细胞24 h后,与未处理细胞相比,其病毒的增殖能力显著被抑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TLRs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RV感染B.subtilis预处理IPEC-J2细胞在感染早期(1 h和3 h)与其他组相比,TLR2、TLR3、TLR9 m RNA表达均显著增加。本研究表明,灭活的B.subtilis能够抑制RV在IPEC-J2细胞中的增殖,并在病毒感染初期显著提高细胞TLRs m RNA表达,推测可能与调节宿主细胞的先天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EM秸秆饲料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活性微生物制剂是由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5科10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有效微生物菌群。 EM活性微生物制剂,呈棕色半透明状液体,PH值为3.5~5.0,活菌数每ml不少于10~8个。 EM秸秆饲料,就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EM活性微生物制剂,放入密封的容器(如水泥青贮窖、土窖和塑料袋等)中贮藏,经一定时间的发酵而制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哲盟草原资源特点,利用现状以及草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膏桐苗圃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7月对镇康县和双江县膏桐苗圃进行了病虫害调查,结果显示:苗圃地内膏桐幼苗主要受到象甲、潜叶蛾、红蜘蛛、地老虎以及白粉病、膏桐实生苗猝倒病等病虫危害.其中金边翠象容易发生在农田环境中,麻风树柄细蛾在几乎所有苗圃地内零星发生,这2种害虫是膏桐苗圃地内的主要食叶害虫;膏桐白粉病是膏桐苗圃中相对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膏桐叶片和茎干上.针对膏桐主要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并就膏桐产业发展的迅猛势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IPEC-J2细胞不同时间点紧密连接蛋白3(claudin 3,CLDN-3)、细胞角蛋白8(cytokeratin 8,KRT8)、黏蛋白1(mucin 1,MUC1)3种蛋白mRNA的表达量变化。本试验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IPEC-J2细胞,探索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是否通过维持或改善CLDN-3、KRT8、MUC1蛋白mRNA表达来增强细胞的屏障功能,是否对IPEC-J2细胞感染TGEV后的屏障功能产生影响。试验结果发现,正常细胞对照组MUC1、CLDN-3及KRT8蛋白mRNA表达量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P> 0.05),MRS培养基对照组与正常细胞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P> 0.05),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单独处理组对细胞MUC1、CLDN-3及KRT8蛋白mRNA表达量呈显著上调作用(P< 0.05);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TGEV试验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处理24、36和48 h,MUC1、CLDN-3及KRT8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 0.05)。结果表明,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不仅能提高MUC1、CLDN-3及KRT8在IPEC-J2细胞上的表达,还能负调节TGEV诱导的MUC1、CLDN-3及KRT8在IPEC-J2细胞上的表达,从而加强IPEC-J2细胞对TGEV感染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食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代谢产物抑菌和抗病毒的作用机制并确定其成分,试验采用过酸、过氧化氢酶及蛋白酶等处理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并利用琼脂扩散法(牛津杯法)和MTT法分别检测了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及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经过氧化氢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处理后的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显著降低(P<0.05),但抗病毒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经酸、蛋白酶K处理后的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抑菌效果和抗病毒活性都显著减弱(P<0.05),表明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中抑菌与抗病毒成分有一致性,且为酸性物质和对蛋白酶K敏感的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西南林学院滇润楠主要病虫害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南林学院校园内的滇润楠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长脊冠网蝽、白轮蚧、扁蚜、白脉病及叶斑病是危害滇润楠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其中,长脊冠网蝽对滇润楠的危害率及危害指数最高,白脉病次之.根据滇润楠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贾国东  赵毅博  刘冠群  夏露  屈月  魏萍 《中国家禽》2012,34(19):25-28,32
鸡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IEC)既是消化吸收的功能性细胞又是肠道免疫的天然屏障,本研究旨在探讨IEC的分离方法和改进其体外培养条件.试验选取20日龄鸡胚,分离肠组织后利用刮取法获得了肠绒毛及隐窝单位,在体外与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最终获得了活性较高的肠上皮细胞.对所分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化指标的检测,鉴定为IEC.结果表明,共培养方法可以使体外IEC的培养时间延长,可有效满足实验需要,为长时间培养IEC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