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选择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哈溪林区的3种典型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取样和室内测定分析对其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剖面分布状况主要受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小存在显著差异性,表现为:亚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青海云杉林,对应的0~100 cm含量大小依次为:29.80 cmol(+)/kg、14.90 cmol(+)/kg和7.45 cmol(+)/kg。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土壤有机质和pH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针对验潮站潮位缺失情况,提出了根据最小二乘法求解相邻潮位站间潮位序列的相关性系数,对缺失潮位进行修复,并在长江口区域进行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对实际生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河母牛传统的初配月龄在18个月以上,与黑白花母牛初配月龄15个月左右相比,投产晚,饲养成本高,影响经济效益.因此,笔者自1999年以来,在加强育成母牛饲养管理的前提下进行试验,对育成母牛进行提前配种,形成了一个12~18月龄均有配种受胎的群体.笔者对其奶产量进行统计分析,从头胎产奶量、适宜初配的较佳月龄,找出适应寒冷地区三河母牛最佳初配种月龄,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三河牛是我国自主培育的乳肉兼用型品种,它是呼伦贝尔各族人民一百多年来辛勤劳动的结晶。从1986年育成以来,三河牛以核心家系选育的方式延续严格的保种制度,在呼伦贝尔草原严酷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和繁殖力。虽然在近20年不断受到荷斯坦牛等高产品种的挑战,但对当地气候的高度适应性和良好的兼用性让三河牛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十一五"以来,三河牛选育进一步得到国家重视,在原有品种登记和性能测定系统的基础上,修定并发布了新的三河牛品种国家标准,建立了三河牛育种信息数据库,引入奶牛DHI测定体系,强调兼用性的育种目标,吸收国外兼用型品种高水平遗传种质,采用开放式核心群育种体系,不断取得各方面进展。现简述三河牛培育历程,并总结目前的各项进展,与业界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5.
对1984年以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发生分布的7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定性、定量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并提出其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圆柏大痣小蜂、杨干透翅蛾为高度危险,落叶松枯梢病、青杨天牛、柳蛎盾蚧、云杉大小蠹为中度危险,泰加大树蜂为低度危险。它们的危险性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圆柏大痣小蜂杨干透翅蛾落叶松枯梢病青杨天牛柳蛎盾蚧云杉大小蠹泰加大树蜂。  相似文献   
6.
利用最大似然法(ML)估计了内蒙古三河牛泌乳曲线基于不完全伽马函数(Wood)的不同统计模型,对各模型的差异用似然比(LR)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Ⅲ显著优于模型Ⅱ和模型Ⅰ(P<0.01)。采用限制性最大似然法(REML)对模型Ⅲ估计得出,泌乳初期奶量在不同胎次(pari)、产犊年度(year)、产犊季节(seas)、场(herd)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测定日产奶量的变化率随测定日(t)、测定日自然对数(t')的推移,以及胎次与测定日(t)及其自然对数(t')交互作用的不同差异极显著(P<0.01),泌乳初期奶量与t'和t的斜率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或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7.
由于现有的交互式滤波和自动滤波不能满足大区域、高密度多波束测深数据滤波的需要,为此,本文给出了易于改善自动化滤波的趋势面法和基于抗差M估计的选权迭代加权平均法.前者适合于显著粗差的探测,对小粗差不敏感;后者由于对被检测点邻域内的观测点具有选择性,加之采用迭代实现推值,因而对于粗差具有较强的探测能力,检测和滤波结果较趋势面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三河牛繁育体系现状与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河牛是我国优良的乳肉兼用型品种,已有近100年的培育历史,特别是解放后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三河牛的选育提高。在收购离境苏侨及当地牧民饲养的三河牛的基础上,在1954建立了20个以养牛为主的国营农牧场和种公牛站,形成比较完善的繁育体系,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选育提高,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三河牛是著名的乳肉兼用型品种,具有在严酷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和繁殖力等特点,毛色有红(黄)白花和黑白花。1986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验收命名为“内蒙古三河牛”。现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谢尔塔拉种牛场三河牛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和大兴安岭以西铁路沿线一带。现存栏三河牛12万头,其中基础母牛6万头,比1986年三河牛验收时存栏的3万头(其中基础母牛1万头)分别增长3倍和5倍。为了进一步了解三河牛20年来的发展状况,2005年笔者在谢尔塔拉种牛场开展了三河牛品种资源调查工作。1自然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