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土壤有机质、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pH值及全盐量的分布特征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86 8,说明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可以增加阳离子交换量,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进而提高土壤的保肥供肥性;土壤pH值与水溶性盐总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647 3,P<0.01﹚,可根据土壤pH值对全盐量的大小进行初步预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土壤pH值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或相关性极低。  相似文献   

2.
摘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宁城县绿地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城县县城绿地土壤有机质变幅在(4.71~17.39)g·kg^-1,平均值为8.96g·kg^-1,将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15.38cmol(+)·kg^-1,变幅为12.51~27.59cmol(+)·b^-1,不会对园林植物生长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张掖市肃南县祁丰林区的4种林分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0~60 cm土壤剖面全铁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剖面含量均值及全铁与土壤pH值、有机碳、速效磷和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系分析。结果表明:4种林分土壤全铁含量随土层深度,其含量在不同土层中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0~60 cm深度土壤全铁均值在4种林分中的含量差异性亦不显著(P>0.05),变化范围为35.0~37.7 g/kg。相关性分析表明,全铁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和阳离子交换量之间具有显著(P<0.05)和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pH值和速效磷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阔叶混交林等5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状况的比较,研究了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层表土呈酸性,石砾含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4.0%、1.11 g/cm3、58.01%、37.73%和20.28%;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分别为296.02,442.95,321.38 g/kg;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5.99~8.20 cmol(+)/kg,电导率为57.87~97.44,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为1.88 g/kg、105.20 mg/kg、0.19 g/kg、2.22 mg/kg和130.53 mg/kg。(2)土壤孔隙度、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小持水量、阳离子交换量、电导率、全磷、速效磷在不同林分类型间差异不显著,但土壤容重、石砾含量、最大持水量、土壤pH值、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在不同林分类型间差异显著。马尾松林的石砾含量与针阔混交林、毛竹林、阔叶混交林有显著差异(p=0.003,p=0.009,p=0.01),全氮与针阔混交林差异显著(p=0.025),碱解氮与针阔混交林差异显著(p=0.028),速效钾与阔叶混交林差异显著(p=0.012);毛竹林pH值和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差异显著(p=0.026,p=0.030,p=0.035)。(3)从土壤理化性状来看,阔叶混交林、毛竹林的土壤质量和肥力要比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好。  相似文献   

5.
文中利用土壤剖面1172个,分析了山西省太行山林地土壤养分的形成和影响因子,并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了相关因子的贡献大小。测试不同类型林地的土壤养分,项目包括有机质、盐基交换量、pH、碳酸钙、全 N、速 P、速 K,典型林地土壤剖面特征直观反应了研究区域的土壤结构、理化性质和养分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山地土壤肥力质量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选取中亚热带典型花岗岩中山(湘东大围山)土壤垂直带,沿海拔梯度采集21个调查样地的表层土壤样品,室内分析14项土壤物理、化学指标(砂粒含量、粉粒含量、黏粒含量、容重、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探索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包括黏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5项指标。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随海拔升高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类型(亚类)也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以灌丛草甸土最多,红壤最少。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随海拔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按指数大小由高到低划分为4个等级,52%的调查样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亚热带大围山花岗岩中山土壤肥力质量总体中等偏上,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具有明显的高度带现象,山地土壤保育与开发中应重视土壤质量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7.
对设于菜阳河自然保护区 3种森林类型的 8块监测样地的土壤剖面调查结果得出 :3种森林土壤有较明显的差异。季节雨林土壤为粗骨性赤红壤 ,水热条件好 ,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丰富 ,阳离子交换量较高。山地雨林土壤为紫色赤红壤 ,总孔隙度达 5 0 % ,通透性尚好 ,土壤氮磷钾全量较其他两类土壤低 ,有机质含量及有效氮磷钾含量与季风常绿阔叶林接近 ,交换性能较好。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主要为黄色赤红壤 ,总孔隙度达 5 6 % ,非毛管孔隙度 11 5 1% ,土壤通透性及保肥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东莞林科园土壤物理性状的相似性,运用组平均法聚类(UPGMA),将20个土壤剖面划分为4类,并探讨不同物理性状的土壤类型的化学性质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与自然含水量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R=-0.98),土壤物理性状指标的大小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而减小.土壤物理性状指标较大的土壤酸性较强,但不同土壤类型下的pH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土壤类型下的有机质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82145),与土壤pH之间只有较弱的正相关(R=0.26),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R=0.97).不同土壤类型下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碱解氮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084),物理性状较差的土壤类型的速效养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以植被不同恢复阶段的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随植被恢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土壤孔隙度和水分含量则随恢复时间的延长缓慢增大。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在恢复15年及原始林中最高,全P含量为恢复30年最低,原始林最高,全K含量则是恢复40年样地中最高。不同恢复阶段样地中,原始林中速效N含量最高,恢复15年样地中速效P含量最高,恢复40年样地中速效K含量最高。所有恢复阶段间pH值均无显著性差异,而阳离子交换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恢复15年>原始林>恢复40年>恢复30年。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容重与土壤全N、土壤全P、速效N、有机质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土壤孔隙度则仅与土壤pH值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水分含量则与土壤全N、速效N、阳离子交换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旅游活动对武当山风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旅游干扰下武当山3个不同海拔土壤及植被群落特性。结果表明:旅游活动显著增大了武当山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p H值、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等,并且导致了土壤肥力的流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尤其是Pb和Cr;另一方面,旅游干扰显著影响武当山植被群落构成,本土植物优势度和均匀度显著降低,植被覆盖度显著下降,特别是旅游区内植被群落的多样性降低,可能致使植被群落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分析我国加入WTO后茶业的机遇和面临的严竣问题 ,提出西双版纳茶业发展应加速低产茶园改造 ,推广无性系良种 ;保护茶园生态 ,应用生物技术 ;调整产品结构 ,开拓国内外市场 ;建立龙头产业 ,实施名牌战备等四项建议。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 ,为我国茶叶出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 ,19世纪几乎垄断了整个世界茶叶市场 ,进入 2 0世纪 ,肯尼亚、斯里兰卡后来居上。 1999年全国茶叶产量达 6 8万t,出口仅2 0 .2 9万t,云南茶叶产量 7.5万t,出口仅 1.0 3万t,版纳茶叶产量 1.5万t,几乎全部内销。国茶出口不畅 ,其主要原因是受经营机制和产品质量的制约 ,如何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 ,振兴国茶在国际市场的声誉 ,促进版纳茶业再上新台阶 ,必须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 ,改革现行茶叶经营机制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