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共轭亚油酸对大黄鱼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初体重为(146.25±10.62) g的大黄鱼1 6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了0%、1%、2%和4%共轭亚油酸的试验日粮,试验共进行10周.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共轭亚油酸组相比,各共轭亚油酸添加组的饵料系数(FE)、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添加共轭亚油酸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肝脏SOD活性(P<0.05),并且随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升高,活性也升高.血清补体(C3、C4)活性2%和4%共轭亚油酸组显著提高(P<0.05),且以2%组活性最高,并显著高于1%和4%组(P<0.05);肌肉SOD 2%和4%共轭亚油酸组显著提高(P<0.05),且以4%组活性最高,但与1%和2%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日粮中添加1%~4%CLA不能提高大黄鱼的生长性能,但可显著提高大黄鱼的机体免疫能力.[动物营养学报,2009,21(2):205-211][中文全文见<动物营养学报>网站(www.ChinaJAN.com)中文版2009年21卷2期]  相似文献   
2.
奶牛酮病的检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酮病(Ketosis)是泌乳牛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在我国.酮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酮病发生后会使治疗费用增加、高产奶牛产奶量大幅度降低、乳成分改变、繁殖率降低以及淘汰率升高.同时也能继发母牛的营养不良和不孕症。本文就酮病的临床生化表现、检测以及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高产奶牛酮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奶牛酮病(ketosis)是泌乳牛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酮病发生的生化机制是由于血糖降低,动员体脂,当肝脏合成的酮体超过了肝外组织所能利用的限度时,就会在机体内积存,引起酮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低血糖、高血脂以及食欲减退,临床生化特征为血、尿、乳中的酮体含量显著增加。酮体检测方法是血清学检测,也有报道指出乳中的检测方法更为简便。实行早期监测制度,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预防酮病的产生,通过补充葡萄糖和激素可以治疗酮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