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鲜乳中酮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是危害奶牛业的主要疾病之一。酮体的检测是预防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酮病或亚临床酮病的重要监控指标之一。酮体检测包括血项检测和乳项检测,而乳项检测容易实施,成本远远低于血项检测;有资料报道,乳酮体和血液酮体含量有很强相关性,可以通过对乳酮体的检测来监控奶牛的酮病和亚临床酮病。  相似文献   

2.
奶牛酮病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断性地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将奶牛酮病分为临床酮病和亚临床酮病。健康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一般在1.72mmol/L以下,亚临床酮病母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在1.72~3.44mmol/L,而临床酮病母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一般都在3.44mmol/L以上。  相似文献   

3.
荷斯坦奶牛酮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查奶牛血、乳、尿中酮体的含量是确诊奶牛酮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奶牛酮病具有 群发之特点,常常给奶牛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定期检查奶牛血、乳、尿中酮体含量 对于监测和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湟源县荷斯坦奶牛乳汁和尿液中酮体含量,探 讨乳酮和尿酮在酮病监测中的价值,笔者于2007年6月1日至6月13日对湟源县泌乳期荷斯坦 奶牛的尿液、乳汁中的酮体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奶牛隐性酮病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取40头荷斯坦奶牛,其中高产奶牛20头,中产奶牛10头,低产奶牛10头,通过对乳中酮体检测进行奶牛隐性酮病的监测与分析。试验采用酮粉法等4种方法和水杨醛比色法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酮体,采用氧弹式热量计测定日粮能量。结果表明,高产奶牛酮病发生率较高,酮粉法判定泌乳奶牛隐性酮病具有敏感、准确的特点,奶牛隐性酮病与日粮能量水平、泌乳时间均存在较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6和-0.764。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奶牛围产期亚临床酮病的发病规律.[方法]采用试剂法检测斜沟乡上窑村94头临床健康的围产期奶牛的尿酮和乳酮.[结果]表明:试剂法可用于早期检测尿中酮体,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在产后10 d左右开始,尿酮阳性率高而敏感.[结论]尿酮阳性率集中在产后20 d内.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尤其是奶产量的提高,奶牛酮病(尤其是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兽医学者的普遍关注。临床上,亚临床酮病虽无明显的症状,但由于会引起母牛泌乳量下降,乳质量降低,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发病率增高,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用酮粉法检测雅安市养殖场和散养农户泌乳奶牛尿、乳酮体,了解雅安市奶牛在不同自然饲养管理条件下亚临床酮病的发生情况,为寻求预防和控制雅安市亚临床酮病的适宜时机和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奶牛雅安市各奶牛场及农户散养的泌乳奶牛536头…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酮病是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使血液中糖含量减少,而血液中的酮体含量异常增多,在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消化型)和神经系统紊乱(神经型)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但也有在临床不显示任何症状,只是血液中酮体含量增多的酮血病、尿液中酮体含量增多的酮尿病或乳汁中酮体含量增多的酮乳病等,对这种类型的统称为隐性酮病。近几年来,随着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  相似文献   

8.
<正>检查奶牛血、乳、尿中酮体的含量是确诊奶牛酮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奶牛酮病具有群发的特点,常常给奶牛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定期检查奶牛血、乳、尿中酮体含量对于监测和预防本病具有  相似文献   

9.
<正>检查奶牛血、乳、尿中酮体的含量是确诊奶牛酮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奶牛酮病具有群发的特点,常常给奶牛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定期检查奶牛血、乳、尿中酮体含量对于监测和预防本病具有  相似文献   

10.
奶牛酮病又称奶牛醋酮血病,是由于大量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而碳水化合物饲料不足,以致脂肪代谢紊乱,使组织中酮体(丙酮、乙酰乙酸、β-羟丁酸)的浓度增高所致.临床上以呈现顽固性消化紊乱、呼出气放酮味和一定的神经症状为特征.生化特征为酮血、酮尿、酮乳及低血糖.本病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和缺乏运动的舍饲奶牛,尤其是3~6胎、产后3~6周的高产奶牛更容易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11.
奶牛酮病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以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出现间断性神经症状为特征。奶牛酮病分为临诊酮病和亚临诊酮病。健康牛血清中的酮体(指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含量一般在1.72mmol/L(100mg/L)以下,亚临诊酮病母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为1.72~3.44mmol/L(100~200mg/L),而临诊酮病母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一般都在3.44mmol/L(200mg/L)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酮粉法和试剂法检测贵南县两个奶牛场135头临床健康的围产期奶牛的尿酮和乳酮,结果表明,试剂法和酮粉法均可用于早期检测尿中酮体,临床上以粉剂法更佳;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应在产后10d左右开始,尿酮阳性率高而敏感,而乳酮阳性率低;尿酮阳性率集中在产后20d。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是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浓度下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生成增多,而引起奶牛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和低糖血症。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取内蒙古乌兰察布市489头泌乳奶牛,通过对尿中和乳中酮体采用酮粉法检测进行奶牛亚临床酮病的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乌兰察布市泌乳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为10.63%;第1和第2个泌乳月亚临床酮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第3个及以上泌乳月;各胎次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以3~5胎最高;日产奶量在30kg以上亚临床酮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日产奶量在30kg以下奶牛;养殖小区以及规模户饲养奶牛的亚临床酮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酮粉法检测泌乳牛尿酮乳酮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荷斯坦泌乳牛尿、乳酮体的酮粉法定性试验表明:尿酮阳性率为29.25%,乳酮阳性率为10%。尿、乳阳性牛的血酮、血糖、乳酮、尿酮定量测定表明:酮粉法判定泌乳奶牛亚临床酮病,尿酮阳性反应具有早期、敏感、准确性低的特点。乳酮阳性反应具有准确、敏感性低、方便等特点。二者同时定性检测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酮病是奶牛泌乳早期的常见代谢病,其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病牛以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升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断性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根据临诊症状可将奶牛酮病分为临诊酮病和亚临诊酮病。健康牛血清中的酮体(指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含量一般在1.72 mmol/L(100 mg/L)以下,亚临诊酮病母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酮病(Ketosis)是高产奶牛围产期由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脂肪酸代谢产物酮体在血液中的异常累积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又称为酮血症。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以及丙酮酸。当酮体在血液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出现酮乳和酮尿等症状,常见的症状还包括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等,偶尔伴发神经症状[1-2]。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奶牛酮病发病率为10%~40%[3-4],欧美国家奶牛酮病发病率为2%~20%[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围产期奶牛和泌乳奶牛尿和乳中酮体抽样检查 ,选择对酮病做出早期诊断的最佳时间和方法。为此将年龄在 4~ 1 0岁 ,胎次在 2~ 7胎的围产期 45头奶牛按产前和产后的天数不同分为 9个小组 ,每组 5头牛 ,1组为产前 1 5d,2组为产前 1 0 d,3组为产前 5d,4组为产前 1~ 2 d,5组为产后 1~ 2 d,6组为产后 5d,7组为产后 1 0 d,8组为产后 1 5d,9组为产后 2 0d。应用酮粉法和试剂法检测各组牛尿和乳中酮体含量 ,同时应用酮粉法检测泌乳牛尿样 1 0 6份和乳样 70份。结果表明 :试剂法和酮粉法均可用于早期检测尿中酮体 ,临床上以粉剂法更佳 ;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应在产后 1 0 d左右开始 ,尿酮阳性率高而敏感 ,乳酮阳性率低而准确 ;尿酮阳性率集中在产后 6 0 d和 1 2 0~ 1 80 d,尤其产后 2 0 d乳酮阳性明显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根据发生原因,可分为原发性酮病和继发性酮病。前者是因能量代谢紊乱,体内酮体生成增多。后者是因其他疾病,如真胃变位、创伤性网胃炎、  相似文献   

20.
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乳症、酮尿病,是泌乳母牛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以血液酮体浓度增高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