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稻米细胞遗传与育种旅美科学家、农学博士胡兆华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旅美科学家胡兆华博士应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江苏农学院联合邀请.在杭州、扬州两地举办“稻米细胞遗传与育种”学术讲座后,再对讲稿进行整理、修改、补充后成书出版的。胡兆华博士先后在台湾省...  相似文献   
2.
对河姆渡出土谷粒的长宽进行了测定,其长宽比在1.8~3.8间连续变异,符合常态分布。邻近太湖地区各地出土五千至七千年米粒亦有报告具有相似的连续变异。比较现代圆糯(粳)和长籼(非糯)品种杂交有正常育性的F2世代各株粒型,发现相隔五千年以上古今两群体的变异方式吻合,从已经分化的现代品种杂交可复得古代稻种的变异而推论,上古稻是一遗传的异质体集团。再研究太湖各地史前的稻米年代差异,所现出粒型的变化,所谓的日本型印度型亚种并未在史前中国稻中显现。而古稻粒型的变异大,启示野生稻的异花授粉特性仍在。原始型栽培稻向各地传播时演变成为自交作物,从异质遗传接合族群中分离同质化,在不同自然环境压力下及人为选择,粒型常态分布的中央部份不如两端的短粒及长粒发展而逐渐分开形成粳籼多型性。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突变、进化、农艺实证、生殖隔离物种分类学等观点对种内品种分化,及粳籼型杂交育种的效率,新遗传型的提高抗病力加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芽二叶标准的中黄1号鲜叶制作颗粒形绿茶、红茶和黄茶以及扁形和针形绿茶,结合样品的滋味特征筛选其适制茶类及外形,并优化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中黄1号茶鲜叶较适于加工绿茶,且颗粒形绿茶的滋味品质较优。优化颗粒形绿茶的杀青和做青工艺参数,分析在制品的含水量、容重及外形品质,确定杀青工艺宜采用温度和投叶量分别是220~230 ℃和33 kg·h-1,做形工艺宜采用的温度和投叶量分别是170~180 ℃和3.0 kg·锅-1。  相似文献   
4.
对河姆渡出土谷粒的长宽进行了测定,其长宽比在1.8~3.8间连续变异,符合常态分布。邻近太湖地区各地出土五千至七千年米粒亦有报告具有相似的连续变异。比较现代圆糯(粳)和长籼(非糯)品种杂交有正常育性的F2世代各株粒型,发现相隔五千年以上古今两群体的变异方式吻合,从已经分化的现代品种杂交可复得古代稻种的变异而推论,上古稻是一遗传的异质体集团。再研究太湖各地史前的稻米年代差异,所现出粒型的变化,所谓的日本型印度型亚种并未在史前中国稻中显现。而古稻粒型的变异大,启示野生稻的异花授粉特性仍在。原始型栽培稻向各地传播时演变成为自交作物,从异质遗传接合族群中分离同质化,在不同自然环境压力下及人为选择,粒型常态分布的中央部份不如两端的短粒及长粒发展而逐渐分开形成粳籼多型性。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突变、进化、农艺实证、生殖隔离物种分类学等观点对种内品种分化,及粳籼型杂交育种的效率,新遗传型的提高抗病力加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一分场三江白猪场采用东农研制的仔猪料配方与我场常用配方对照进行饲养试验。供试仔猪选产期在1990年7月26日至7月31日的长×三二产母猪,产仔头数在8头以上,共16窝、134头仔猪,随机分两组。两组初生重和头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东亚水稻农耕摇篮地之探索(摘要)(美籍农学家)胡兆华1.稻作起源与发展分二阶段:A.原始期(Incipience)是旱作(Ricefarming-dry),发生在云南、缅甸、泰北、老挝一带山地,点播、混植,稻是多种禾谷类植物被采集利用之一,园艺式。B...  相似文献   
7.
从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看农业生态保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现在生活、文化基础是过去多年累积发展而来,我们乐见这个世界科技,如同大都市高楼大厦平地拔起,但却也不能忽视它的阴影存在。现在交通、资讯发达,人们可以朝发夕至到世界游览或接洽业务,手持一机可以和千里外的人通话,世界变成一地球村,比过去任何时期,人类休戚相关。国和国之间为了共同利益,对话代替征服,例如国际贸易组织(WTO)的签定,将成为美国常年贸易伙伴(PNTR)的中国,早已商品外销美国从2000年的10亿(Billion),估计到2005年的20亿美元(1)。成为亚洲最…  相似文献   
8.
前言刀耕火种是农业发展的一过程,盛行于热带雨林地带,为了取得耕地换种有利的经济作物,现仍为中国西南山地、南洋印尼群岛及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农耕作业方式。它应不是我们想像的“农业开始”,却是现在世界上最落后,为害无穷夺取众人安危的经营方法。最近地球气候失常,所谓“圣婴”现象,多多少少是和热带雨林的失去调节作用有关。历年印尼及中南美为取得土地,在旱季点火燃烧森林,一发不可收拾。烟雾遮盖了马来西亚海陆,带给人民的健康、交通的事故,焚毁森林农产物,破坏水土保持及生态难以估计。南美相当日本九州面积的亚马逊…  相似文献   
9.
农业起源生态之推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兆华 《农业考古》2005,(1):4-6,45
农业起源的文献回顾人类怎样从采集果蔬、狩猎禽兽、捕捉鱼蚌为食 ,转变至种植、饲畜、制陶、纺织等所谓攫取经济进入计划经济的动机、过程 ,迄今虽有不少论说 ,传统的中国人相信农业的发明与神氏氏有关。如《周易·系辞》 :“神农氏作 ,斫木为耜 ,揉木为耒 ,耒耨之利 ,以利天下。”《逸周书·考德篇》亦曰 :“神农之时 ,天雨粟 ,神农耕而种之 ,作陶冶斤斧 ,破木为耜钅且 ,以垦草莽 ,然后五谷兴。”《孟子·滕文公》则曰 :“舜使益掌火 ,益烈山泽而焚之 ,禽兽逃匿。”近代考古学研究则推定至今八千至一万年前 ,进入新石品时代人类开始制作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