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研究了滹沱河流域3个土类(含6个亚类)的磷酸吸收系数(PAC),以磷酸吸收系数作为土壤吸磷强度指标,结果表明,各类土壤的吸磷强度差异很大,土地土壤小于平原土壤,棕壤小于褐土,褐土小于潮土;从剖面层次看,同一类型土壤表层土壤的PAC较其它层次大。相关分析,回归人析表明,影滹沱河流域土壤PAC的主要因素是〈0.01mm土粒物理粘粒)含量。其次为CaCO3含量,根据目标产量,作物从土壤中携走的磷量,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黄化机制研究的铁、钙之间关系部分。土壤CaCO_3含量大于2.00%的三个处理,栗株均呈黄化症。黄化株叶和根的全钙量较正常株明显增加,尤其叶钙量是正常株的3—4倍。而叶铁减少,根铁明显增加;施CaCO_3与不施CaCO_3相比较,栗株叶钙、根钙和根铁前者均大于后者,唯有叶铁前者小于后者,又以叶活性铁的降低尤为显著。叶活性铁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活性铁减少,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栗产生黄化。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初步表明,发展板栗必须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在河北省太行山区新发展的一些栗区,发现育苗期叶片黄化、死苗,定植树新梢叶片黄化等现象是土壤中某些障碍性因素所致。文中指出板栗缺锰的外部征状及其叶片含锰总量与土壤碳酸钙含量、pH、土壤有效锰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测定小麦制酒精后浮渣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同时选用12只平均体重为(2.2±0.11)kg的成年皖南三黄鸡公鸡,采用套算法测定其各常规养分代谢率及代谢能,确定小麦制酒精浮渣饲喂鸡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干物质基础):小麦制酒精浮渣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的含量分别为38.70%、14.21%、10.17%、3.95%、0.36%和0.66%;各氨基酸含量分别为天冬氨酸2.82%、苏氨酸1.39%、丝氨酸1.55%、谷氨酸4.68%、甘氨酸1.43%、丙氨酸1.68%、缬氨酸1.80%、蛋氨酸0.66%、异亮氨酸1.27%、亮氨酸2.48%、酪氨酸1.19%、苯丙氨酸1.42%、赖氨酸1.56%、组氨酸0.75%、精氨酸1.81%、脯氨酸1.65%、胱氨酸0.59%、色氨酸0.15%;代谢能为12.60MJ/kg;粗蛋白质利用率为41.82%,可利用粗蛋白质含量为16.18%.可见,小麦制酒精浮渣对鸡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一种鸡用蛋白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5.
在河北平原潮土区,就5种氮磷复(混)全合肥料对小麦,玉米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施用氮磷复(混)合肥料后分别增产40%-70%和30%-60%。其中磷酸-铵增产效应最大,硝酸磷增产效应最小。5种肥料对小麦的增产作用大小为:磷酸-铵>(尿素+重钙)>磷酸二铵>尿素+普钙颗粒)>硝酸磷肥;对玉米的增产作用大小为:磷酸-铵>磷酸二铵>(尿素+重钙)>(尿素+普钙颗粒)>硝酸磷肥。  相似文献   
6.
在河北平原潮土区,就5种氮磷复(混)合肥料对小麦、玉米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施用氮磷复(混)合肥料后分别增产40%~70%和30%~60%。其中磷酸一铵增产效应最大,硝酸磷肥增产效应最小。5种肥料对小麦的增产作用大小为:磷酸一铵>(尿素+重钙)>磷酸二铵>(尿素+普钙颗粒)>硝酸磷肥;对玉米的增产作用大小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尿素+重钙)>(尿素+普钙颗粒)>硝酸磷肥。  相似文献   
7.
板粟黄化及铁,钙营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