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提高肉兔养殖效益,充分发挥肉兔繁殖潜力,达到多怀、多产、多壮的目的,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肉兔繁殖性能的关键技术。1做好选种、选配工作首先要严格选种。要选留遗传品质好、生产性能突出的优良公母兔留种;同时要求种兔健康无病,性欲旺盛,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公兔要求睾丸对称,阴囊周径较大,精液品质优良,无恶癖;母兔选择生长发育良好、发情期明显、母性好、泌乳力强、产仔数多、成活率高的青年种兔。其次要注意选配,避免近亲繁殖,避免  相似文献   
3.
对青岛地区某兔场病死兔的病变器官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和纯培养,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性质和16SrRNA序列的分子鉴定和测序,人工感染以及药敏试验,判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代表菌株16SrRNA序列长度1414bp,与GeneBank登录号为EU360123.1的肺炎克雷伯氏菌16SrRNA序列同源性100%,人工感染小鼠24h全部死亡,对供试的诺氟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对供试的强力霉素等中毒敏感,对头孢拉定等耐药。应用筛选的敏感药物,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的目的是分离发病兔场皮肤真菌病的病原,并对其ITS序列进行分析鉴定。采集病兔患病部位的皮屑、结痂进行培养,并根据形态学的特点进行鉴定;然后采用真菌ITS区通用引物对其ITS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并将其ITS区序列与GenBank中的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确定病原真菌的生物学分类,最后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病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为小孢子菌属;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与Microsporum gypseum strain WCH-MG001(序列号:GU348990.1)的ITS序列具有99%的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上也属于同一分支,从而确定该菌为石膏样小孢子菌。  相似文献   
5.
分离发病兔场皮肤真菌病的病原,并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分析鉴定.采集病兔患病部位的皮屑、痂皮进行培养,并根据形态学的特点进行鉴定;然后采用真菌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对该区域进行PCR扩增测序,并将该区域序列与GenBank中的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确定病原真菌的生物学分类,最后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药敏试验,在癸甲溴铵、苯扎溴铵、甲酚皂、复合碘4种环境消毒剂中筛选出了对3种分离到的兔皮肤病原真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断发毛癣菌)敏感的环境消毒剂:癸甲溴铵,苯扎溴铵,甲酚皂。再将3种消毒剂以不同浓度对同一兔场不同兔舍进行环境消毒,检测消毒前后兔舍内空气真菌气溶胶和表面真菌浓度,对比3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检测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癸甲溴铵1:400时对空气、表面真菌的消毒效果较好,消毒后1h效果最好,见效快,持续时间长,在3种消毒剂中最好;在1:600时对空气和表面真菌的消毒效果好,见效快,但对地面消毒6h后效果不明显,持续时间较短。苯扎溴铵在1:400和1:600时对空气消毒效果明显,但持续时间短,对表面的消毒效果较好,消毒后1h效果最明显,但对地面消毒6h后效果都不明显。甲酚皂1:10和1:20时空气消毒效果较好,但见效较慢;1:10浓度时在消毒后3h效果最明显,对表面消毒效果在消毒后1h效果较好,对地面消毒后3h效果不明显,对墙壁和笼具在消毒后6h效果不明显,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发病兔场皮肤真菌病的病原,并对其ITS序列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集病兔患病部位的皮屑、结痂进行培养,并根据形态学的特点进行鉴定;然后采用真菌ITS区通用引物对其ITS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并将其ITS区序列与Gen Bank中的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确定病原真菌的生物学分类,最后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分离得到的病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为小孢子菌属;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与Microsporum gypseum strain WCH-MG001(序列号:GU348990.1)的ITS序列具有99%的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上也属于同一分支,从而确定该菌为石膏样小孢子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