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21周龄伊莎褐蛋鸡2376只,平均分成两组做对比试验,每组3个重复。加酶组(酶的添加量为150g/t)代谢能比不加酶组少40kcal能量。结果表明:加酶组采食量显著高于不加酶组(P〈0.05),产蛋率、双黄蛋率高于不加酶组0.59%、5.6%,而蛋重低于不加酶组0.4%;加酶组的粪便比不加酶组要黄说明蛋禽复合酶可以改善蛋鸡肠道环境;加酶组蛋鸡粪便中粗蛋白、钙、磷、粗灰分、盐分均低于不加酶组,说明蛋鸡料中加入蛋禽复合酶能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加酶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增加体重;加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潘奇 《中国蔬菜》2002,1(2):50-50
少花龙葵(SolanumPhoteinocarpumNakam.etodash.)属茄科一年生草本 ,又名苦凉菜、苦纤纤等。以嫩梢茎叶供食 ,可作汤、凉拌或炒食。在滇中、滇西南一带的沟边、林下阴湿处有分布。少花龙葵味苦甘 ,性寒 ,具有清热解毒 ,化痰止咳 ,利水消肿之功效 ,是滇西南一带少数民族喜食的一种野菜。少花龙葵病虫害较少 ,可免受农药污染。近年来 ,随着销量的不断增加 ,已对其进行人工栽培 ,2000~2001年潞西市种植面积已达20hm2,667m2 产量1100~1400kg,产值2000元以上。1特征特…  相似文献   
3.
4.
潘奇  高泳 《蔬菜》2001,(6):13-13
“绿峰”青花菜是中泰合资江苏正大种子有限公司从泰国引进的新品种,经过2年在我市示范种植,具有早熟、抗病、商品性好、耐热性强等优点,早秋保护地栽培,667m2产量在1100~1400kg,667m2产值在 4000元以上。 一、品种特征特性 耐热、抗病、早熟,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呈披针形,叶面蜡粉较多,主花球生长期间侧枝少,主花球采收后侧枝花球发生快;花蕾粒细密,球径16~22cm,单球重400~600g,花球蓝绿色、圆球形、商品性好。定植后55~60天可收获。 二、栽培要点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播种…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棉秆的几种常见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发酵棉秆在畜牧业和农业上的利用,展望了棉秆发酵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选择21周龄伊莎褐蛋鸡2,376只平均分成两组做对比试验,每组3个重复。加酶组代谢能比不加酶组少167kJ。结果表明:加酶组破蛋率显著低于不加酶组30%(P<0.05),产蛋率、双黄蛋率、蛋重高于不加酶组0.36%、5.3%、0.38%。对采食量和料蛋比影响不大;加酶组的粪便比不加酶组要黄,蛋禽复合酶可以改善蛋鸡肠道环境;加酶组蛋鸡粪便中粗蛋白、钙、磷、粗灰分、盐分均低于不加酶组,说明蛋鸡料中加入蛋禽复合酶能够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率、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增加体重、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番茄酱渣用作羊饲料的饲用价值,同时对番茄酱渣进行营养成分分析.选用3只体质量相似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绵羊,用尼龙袋法对新鲜番茄酱渣和加菌青贮发酵27 d的番茄酱渣在瘤胃中进行2、6、12、24、36和72 h不同时间降解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新鲜番茄酱渣相比,加菌发酵27 d的番茄酱渣营养成分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瘤胃粗蛋白动态降解率在2和12h极显著提高,在6、24、36和72 h显著提高;潜在降解率也提高了.  相似文献   
8.
银翠是台湾农友种苗公司最新育成的网纹甜瓜新品种,连续两年冬春季在潞西市甜瓜主栽区风平镇弄相村种植3.2 hm2,10月5日育苗,塑料大棚栽培,春节前15 d就可成熟上市,每667 m2产量在2 000~2 500 kg,每667 m2产值在4 0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种植户的好评。一、特征特性该品种生长强健,叶片深绿、肥厚,茎秆粗壮,分枝性强,子蔓坐瓜,在低温弱光下雌花仍多且稳定,结果率高,中晚熟,产量高,冬春季授粉后45~50 d成熟。果实高球形,网纹细密美丽,果皮灰绿色,单果质量常在1~1.5 kg,折光糖度常在14~16度之间,果肉绿白色且厚,质地细…  相似文献   
9.
刺芫荽学名Eryngium foetidum L.,又名野芫荽、缅芫荽、阿佤芫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及云南南部的德宏、临沧、西双版纳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刺芫荽是一种野生蔬菜,常生长于肥沃阴潮的草坪、沟埂边、竹林下。近年来随着市场销量的增加,单靠野生采集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已对其进行人工栽培。据分析每100g可食部分含胡萝卜素    1.44mg、维生素B20.22mg、维生素C33mg。刺芫荽具有特殊的香味,是傣族、景颇族、佤族群众喜食的调料菜,药用有疏风散寒,引气消滞之功效,还可治风寒感冒…  相似文献   
10.
潘奇 《云南农业》2008,(10):15-15
冬春季采用双膜栽培豇豆是潞西市冬早蔬菜生产的重点发展产业,双膜即地膜+小拱膜,立春后撤去小拱膜引蔓上架,商品豇豆在3月底就可上市,销售到周边的县市如腾冲、保山、大理、六库等地,销售价1.5元/kg,每667m^2产量在3000—3500kg,双膜栽培比传统的露地栽培能提早上市一个月,经济效益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