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芦柑皮果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烘干芦柑皮的粉末作为原料,采用酸水解乙醇沉淀法提取粗果胶.在参考料液比、pH值、浸提温度、浸提时间4个单因素提取效果的基础上,进行了L9(34)正交试验.优化试验以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芦柑皮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pH值2.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60min.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果胶样品颜色呈乳...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江西2个规模养猪场患病死亡仔猪的病因,通过病理剖检、常规细菌学检查,从采集的病料中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利用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和敏感药物。结果表明,6株分离菌均符合鼠伤寒沙门菌的生物学特性,分离菌可在48h内致死小鼠,分离菌的耐药性较强,对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头孢噻肟较敏感,对另外9种抗生素低敏或耐药。确定2个猪场仔猪发病的主要致病菌是鼠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为确定江西新余地区鸭发病的病原,对3个鸭场的病死鸭进行细菌分离,并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对分离菌进行鉴定。从病死鸭的肝脏和心脏中分离到5株鸭多杀性巴氏杆菌,且分离菌对试验鸭和小白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5株菌对左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头孢西丁、先锋必和大观霉素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不同蛋白质结合程度的山药多糖羟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结果]山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 h,料液比为1∶8,pH值为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山药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15.1%;经蛋白酶水解脱蛋白后的山药多糖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为Sevage法脱蛋白处理后的山药多糖,而未经处理的山药多糖液抗氧化活性最低。[结论]该研究优化了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为山药多糖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鸡源大肠杆菌强毒株耐药基因的定位及耐药质粒消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强毒株的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从送检病死鸡的肝脏、心脏中分离鉴定致病菌,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分离菌的耐药质粒,转化入基因工程菌JM109,通过质粒纯化、电泳和药敏试验对耐药基因进行了初步定位。并用艾叶水煮液对该菌株进行体外耐药质粒消除试验。结果分离鉴定到1株强毒力鸡源大肠杆菌,该菌呈多重耐药性,且仅对氟奇霉素和链霉素敏感;由质粒转化和药敏试验结果可初步将耐环丙沙星、青霉素、氧氟沙星、氟哌酸、林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基因定位于耐药质粒上,并可随质粒的转移而使转化菌获得耐药性;用艾叶水煮液可使该菌的耐药质粒消除率达60%;质粒消除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消除耐药质粒的细菌恢复了对环丙沙星、青霉素、氧氟沙星、氟哌酸、林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的耐药基因分别位于质粒和染色体上,艾叶对耐药质粒有较强的消除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6.
大豆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大豆多糖是大豆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性、提高食品稳定性等作用.以豆渣为材料,采用不同的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水提取温度和水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_9(3~4)的正交试验对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提取时间,再次是水提取温度,最后是料液比.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是: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0 min、水提取时间为4 h、水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40,在此条件下大豆多糖提取率为3.54%.经苯酚-硫酸法测定,所提取的大豆多糖纯度为96.5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