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曾晓  李允  刘洁 《中国饲料》2023,1(10):18-21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胎次、产奶量接近的泌乳期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其中,对照组、试验1、2、3组奶牛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3 g/kg的复合益生菌,试验为期42 d。结果显示:(1)在奶牛生产性能方面,试验2组(2 g/kg复合益生菌)奶牛的4%乳脂校正乳(4%FCM)显著高于对照组(0 g/kg复合益生菌)(P <0.05);(2)在乳品质方面,试验1组(1 g/kg复合益生菌)、试验2组(2 g/kg复合益生菌)、试验3组(3 g/kg复合益生菌)的乳蛋白率(MPP)显著高于对照组(0 g/kg复合益生菌)(P <0.05);试验2组(2 g/kg复合益生菌)的乳脂率(MFP)显著高于对照组(0 g/kg复合益生菌)(P <0.05);试验1组(1 g/kg复合益生菌)、试验2组(2 g/kg复合益生菌)、试验3组(3 g/kg复合益生菌)的体细胞数(SCC)显著低于对照组(0 g/kg复合益生菌)(P <0.05);(3)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试验2组(2 g/k...  相似文献   
2.
1育成公羊 育成公羊是指从断奶到配种前的青年公羊,这一阶段是公羊骨骼和器官全面生长发育的时期,是形成生产能力的重要阶段,如果饲养不良,就会影响其一生的生产性能。公羊育成期的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5.0%,豆粕23.0%,麸皮7.7%,菜籽饼3.0%,盐0.5%,磷酸氢钙0.5%,小苏打0.2%,"多维粉"(主要成分为硫胺素、核黄素、吡哆素等)0.01%,腐植酸钠0.02%,亚硒维E粉0.01%,微量元素0.01%,鱼肝油0.05%。  相似文献   
3.
1日常业务管理 犊牛信息的管理。认真搜集犊牛照片、喂奶、断奶、去角、去副乳头业务数据并正确登记。监督业务部门报送的犊牛发病记录,按照牧场制定的犊牛疾病分类正确登记。正确发布转群预警并监督执行,正确计算犊牛部门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ELISA抗体检测方法,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免疫抗体检测提供技术支撑,首先重组表达了HPS 2个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HbpA、AfuA),随后对HbpA、AfuA进行初筛,选择AfuA作为最佳包被蛋白。通过优化AfuA-ELISA反应条件,确定了最佳抗原包被质量浓度为5μg/mL,最佳封闭液为5%脱脂乳溶液,最佳样品稀释液为2%BSA溶液,最佳样品孵育时间为30 min,最佳样品稀释度为1:25,最佳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20 000,最佳酶标二抗孵育时间为30 min,最佳底物孵育时间为10 min。特异性试验显示,建立的AfuA-ELISA方法对猪其他常见病原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其具有良较好的特异性。对30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AfuA-ELISA方法分别检出阳性、阴性血清177、123份,与商业化试剂盒的阳性、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0.0%、87.5%,总体符合率为89.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AfuA-ELISA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商业化试剂盒符合率高的优点,可...  相似文献   
5.
发情登记。发情登记只针对发情未配的牛只,所报的未配原因以繁育部门下发的发情不配原因分类为准,同时必须符合业务规则和繁殖逻辑,登记时对于不合法的数据要做好卡控,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做出通报处理,将正确数据录入系统。信息人员须熟练掌握发情不配原因简写标准以及原因的详细说明。配种登记。录入前先查看牛只状态,若为已孕牛,则需繁育处做出解释并补报相关记录。  相似文献   
6.
风化煤腐植酸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将风化煤腐植酸施用于基质,并研究不同用量风化煤腐植酸对苹果幼苗生长发育及生长环境的影响机制,可为风化煤腐植酸资源在苹果栽培种植中高效利用和促进苹果幼树生长提供理论依据。温室条件下,以6叶的M9T337苹果幼苗为试材,外源添加不同添加量(0、0.1、0.5、1.0、1.5和2.0 g/kg)的腐植酸到基质中,平衡一周后,将长势一致的6叶苹果幼苗移栽至盆中,研究腐植酸对苹果幼苗生物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基质酶活性、基质养分及微生物等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用量的腐植酸均可增加苹果幼苗的株高、干重和鲜重,其中1.5 g/kg处理的效果最明显,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8.5%、70.6%和53.3%;(2)腐植酸可提高叶片中抗氧化酶的含量并且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1.5 g/kg处理苹果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19.9%、63.0%、361.4%,MDA的含量下降了54.4%;(3)添加腐植酸可增加基质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的含量,1.5 g/kg腐植酸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37.0%、94.8%、46.5%和17.0%;(4)随腐植酸添加量的增加,对苹果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以添加量为1.5 g/kg腐植酸对苹果幼苗的作用效果最明显。添加腐植酸可明显增加苹果幼苗的鲜重、干重和株高,促进根系的生长,并且有效提高幼苗的叶片酶活以及叶绿素含量,基质土壤中的酶活性也有一定的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添加1.5 g/kg的腐植酸对苹果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花期温度变化对香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的影响及其与同化物积累的关系,确定花期温度变化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的影响机制。【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增温处理,测定在坐果始期、萼片离层形成期与萼片脱落期的果实同化物含量的变化并观察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结果】与对照相比,香梨不同花期增温处理均能降低脱萼率,盛花期增温处理的脱萼率差异极显著,降低了2.29倍;各处理组间坐果率差异均不显著。在坐果始期,盛花期增温处理后果实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相比对照分别高1.86和2.79倍,但初花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萼片离层形成期未形成离层果实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于离层形成果。在萼片脱落期,各处理宿萼果果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与脱萼果。【结论】初花期增温处理对萼片脱落率和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没有显著影响;盛花期增温处理促进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进而抑制萼片的脱落。  相似文献   
8.
1瘤胃的发育 瘤胃的发育是指瘤胃形态学上的发育(包括瘤胃的重量、容量和瘤胃乳头的发育)和代谢功能上的发育。新生羔羊的瘤胃很小并且没有任何功能囊,只占整个复胃重量的30%以下,瘤胃上皮的乳头尚未发育。但是到成年时,瘤胃占到整个复胃重量的70%-80%,并且瘤胃上皮长出许多长乳头。此外,随着乳头发育的增加,瘤胃上皮出现角质化和代谢功能的变化,这包括葡萄糖氧化的减少、挥发性脂肪酸氧化的增加以及丁酸盐转化为酮体的增加。据报道,饲料对瘤胃的剌激使瘤胃的重量增加并促进瘤胃肌肉的发育,但是形态上的增加并不会促使乳头的发育。因此,瘤胃上皮乳头的正常发育必须建立在瘤胃发酵功能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在瘤胃内通过发酵出现短链脂肪酸(SCFA)以促使乳头的正常发育。反刍动物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只是依靠母乳为唯一的营养来源,其瘤胃重量、瘤胃容积、角质化程度、色素沉着和肌肉的发育是很有限的。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食管沟反射性关闭使乳汁直接进入到皱胃,从而不能建立起瘤胃的发酵机制。另据报道,当将乳汁直接灌输到瘤胃内时,就会导致SCFA的产生和瘤胃乳头的生长。饲粮中的精料量增加并不能使瘤胃的肌肉发生变化,但能使羊瘤胃乳头的密度和长度增加,至今的研究并没有最终找出乳头发育的诱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对奶牛群的科学管理,确保奶牛牧场内每一头奶牛耳牌编码的唯一性,方便牧场对牛群的识别和管理,方便未来信息系统在奶牛养殖场范围内的整合,科学合理的奶牛号标记的管理是非常必要。耳牌标记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易学易用、清晰可辨的优点,因此为我国绝大多数奶牛牧场所采用。  相似文献   
10.
<正>1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类可以分解糖类产生乳酸的菌的总称。此类制剂应用最早、最广泛,种类繁多。通常厌氧或者兼性厌氧生长,缺点是不耐高温,经80℃处理5分钟,损失70%~80%,在颗粒饲料制备过程中损失率较大。但耐酸,在pH值为3.0~4.5时仍可生长,对胃中的酸性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在动物体内通过生物颉颃,降低pH值,阻止和抑制致病菌的侵入和定值,降解亚硝氨、氨、吲哚、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维持肠道中正常的生态平衡。活菌体内和代谢产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