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家蚕蝇蛆病不同防治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蝇蛆病是家蚕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体表面,孵化后的幼虫(蛆)寄生蚕体所引起的非传染病.贵州各蚕区一年中几乎每个蚕期都遭危害,尤以6~9月的夏秋季危害最重,严重时蝇蛆率高达6%以上.  相似文献   
2.
家蚕平面丝是书画、绢画丝纸的好材料,其韧性好、抗拉力强,富有光泽,墨落浓淡不变,仿古效果甚佳,还是生产高级丝棉被和丝棉衣料的最佳原料。经比较试验发现,用平面丝制作手工拉丝棉被比  相似文献   
3.
不同蚕品种吐平面丝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做不同品种在平面吐丝环境和正常营茧环境的对比试验,发现吐平面丝与品种有关系,适合吐平面丝的蚕品种从优到差的顺序是贵蚕3号、春蕾×镇珠、贵蚕1号、洞庭×碧波和菁松×皓月。除品种因素外,吐丝期和化蛹期的环境因素(包括光、温度、湿度)也是影响蚕吐平面丝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交配时间长短对家蚕卵质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蚕品种不同交配时间产卵成绩比较,交配3 h拆对,多数品种显示对增加产卵量及减少不受精卵为好,缩短或延长时间均不利于提高产卵成绩。  相似文献   
5.
家蚕雌蛹冷藏期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和冷藏设备 蚕品种为92A原种,冷藏设备为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蚕种专用冷库。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贵州古茶树资源,采用查阅文献记载后结合实地调查方法,对黔南州、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古茶园的分布、生境及茶树种质生长势、形态特征、抗逆性和利用现状等进行调查,对古茶园茶树的内含成分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18个古茶园中,海拔,贵定县岩下乡铁索岩村茶山组最高,达1 574m,从江县西山镇滚郎村最低,仅268m,其中,<500m的古茶园1个,占5.6%;500~1 000m的古茶园7个,占38.9%;>1 000m的古茶园10个,占总数的55.6%。类型,野生型古茶园12个,占66.7%;栽培型古茶园6个,占35.7%。生态环境,植被较丰富,大部分野生型古茶园周围均有古树。茶树叶片理化成分,17个样品水浸出物、咖啡碱、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平均分别为47.7%、3.87%、2.6%和36.7%,儿茶素组分为EC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家蚕雌蛾交配时间早迟与产卵的关系,对家蚕雌蛾羽化后1~5h交配对产卵速度、产卵量和卵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蛾羽化后4~5h交配的雌蛾产卵速度快、产卵量最多、不良卵最少。  相似文献   
8.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地带,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km,南北相距约509km.  相似文献   
9.
1脓病发生的原因1.1大量病原存在.成为脓病暴发的隐患由于春、夏、秋不间断养蚕,病原在各养蚕场所存在,许多蚕农懒于“回山”消毒。且养蚕前消毒不彻底。消毒时只消蚕室和部分蚕具,不消周围环境;每批养蚕结束后,蚕沙乱堆乱放或直接施人桑园;蔟具乱放等导致病源污染大环境;有的蚕农消毒技术不到位,药剂使用不当,操作不认真,消毒难以彻底,成为暴发脓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对18个家蚕纯种的万蚕茧层量与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分析的各个性状对万蚕产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茧层量、全茧量、茧层率、四龄结茧率、良卵率、普茧率、虫蛹率、死茏率、同宫茧率、单蛾卵量,为今后家蚕纯种的定向培育和选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