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发病情况 2013年1-2月,我县养殖户李某家饲养的5头泌乳奶牛先后患不同程度的乳房炎,其中1号和2号奶牛症状较轻,食欲体温均正常,乳房外观无明显病变,乳汁感官无明显变化,经CMT法检测,判定为隐形乳房炎。3号和4号奶牛发病前有冻伤,后涂抹冻伤膏进行治疗,但未治愈,继发乳房炎,乳房表面红肿严重,且有破溃结痂,乳房形状不规则,向一侧脱垂,乳汁稀薄,内有凝块,食欲及体温均正常。5号奶牛症状较重,乳房已经严重变形,乳区不对称,乳房肿胀明显,颜色青紫,表面粗糙,可见明显瘢痕,触诊内部有硬结实变,畜主称该头奶牛为6胎奶牛,曾患过乳房炎。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已有的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反向遗传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作为表达载体,构建表达牛α干扰素(bovine interferon α)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全基因组质粒pFL-BoIFN α,转染BHK-21细胞获得表达牛α干扰素重组新城疫病毒.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证实收获的鸡胚尿囊液内的重组病毒含有相应外源基因.将重组病毒尿囊液经紫外线照射灭活新城疫病毒,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VSV-EGFP)在牛肾细胞(MDBK)上测定rL-BoIFN α抗病毒活性,证实表达牛干扰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尿囊液能有效抑制VSV-EGFP在牛肾细胞上的复制,rL-BoIFNα接种SPF鸡胚所收尿囊液抗病毒活性高达2× 107 IU/mL.结果表明: 牛α干扰素在重组新城疫病毒rL-BoIFNα接种的SPF鸡胚尿囊液中获得良好表达,并具有高效而稳定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3.
对现地分离的4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选取其中1株在新城疫病毒 La Sota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野生型HA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基因组cDNA克隆,经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鉴定,结果表明:拯救重组病毒为rL-H9HA;重组病毒MDT≥168 h,ICPI和IVPI均为0,与亲本疫苗株La Sota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重组病毒保持了La Sota弱毒疫苗亲本毒株对鸡胚良好的高滴度生长适应和低致病特性,具有作为同时预防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双价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研究利用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作为表达载体,构建表达牛β-干扰素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全基因组质粒pFL-BoIFN-β, 与辅助质粒共转染BHK-21细胞后获得表达BoIFN-β的重组新城疫病毒.收获的鸡胚尿囊液内的重组病毒经RT-PCR检验证实重组病毒含有相应外源基因.将重组病毒尿囊液经紫外线照射以灭活新城疫病毒,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在牛肾细胞上测定rL-BoIFNβ抗病毒活性, 表达BoIFN-β的重组新城疫病毒能有效抑制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在牛肾细胞上的复制, rL-BoIFNβ接种SPF鸡胚所收尿囊液抗病毒活性高达2×107 IU/mL.结果表明:重组新城疫病毒rL-BoIFNβ接种的SPF鸡胚尿囊液具有高效而稳定的抗病毒活性,重组新城疫病毒可以作为外源蛋白的高效表达载体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脐带炎是犊牛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奶牛饲养条件提高,人工助产的比例达80%以上,致使犊牛脐带炎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脐带炎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犊牛脐带断端的化脓性、坏疽性炎症。犊牛的脐血管与脐孔周围组织联系不紧,当脐带断后,血管极易回缩而被羊膜包住。而脐带断端是细菌微生物发育的良好环境,常造成脐带发炎、化脓与坏疽。以下为犊牛脐带炎的典型病例,经笔者诊疗后痊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诊治情况1.1病例1主诉:犊牛产下的第二天早晨,发现犊牛脐带下垂、肿胀、出血;食欲减退、高烧。临床症状:脐带下垂、红肿,脐带断端…  相似文献   
6.
为研制能够同时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新城疫(ND)的疫苗,本研究选用表达IBD病毒(IBDV)超强毒株(vvIBDV)VP2基因的重组ND病毒(NDV)LaSota疫苗株(rL-VP2),测定其半数鸡胚感染量、平均鸡胚致死时间、脑内接种指数和静脉内致病指数等指标,按不同剂量接种18胚龄SPF鸡胚,分别于出雏后第9d、第14d和第21d采血,用微量凝集法和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抗NDV抗体和抗IBDV抗体水平,并于出雏后28d用NDV强毒(F48E9株)和vvIBDVGx株攻毒,评估重组疫苗的胚胎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按104EID50/枚剂量进行免疫不会影响SPF鸡胚出雏率和出雏后21d存活率,并且该免疫组雏鸡能够对NDV强毒和vvIBDV攻毒提供安全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7.
1 遗传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奶牛品种不同,其产奶量存在较大差异.在各品种的奶牛中,纯种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最高,而娟姗牛的平均产奶量与荷斯坦奶牛的平均产奶量相差2吨多.中国黑白花奶牛的产奶量在6.5~7.5吨,而一些改良牛(本地黄牛与荷斯坦奶牛的杂交后代)的产奶量则是非常低的,一般在2.5~3.0吨左右.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就会生长繁殖,奶牛食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甚至是死亡。奶牛出现中毒症状的同时,可能会导致牛奶中黄曲霉毒素超标,这部分牛奶一但流入消费市场,会危害消费者健康,引发乳品质量安全事件。笔者对一起奶牛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的原因、诊疗过程及防治方法报道如下,希望为同行提供警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也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疾病。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置不当会引发奶牛繁殖机能障碍,导致受胎率下降,流产甚至不孕,同时可能引发其他器官和组织的病变,如乳房炎等疾病。近几年笔者将接诊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例进行汇总分析,总结了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方法,希望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