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8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5龄期添食蜕皮激素对蚕茧产,质量及蚕农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表明:5龄期添食蜕皮激素对蚕茧产量,茧丝纤度、干壳量、鲜茧出丝率和蚕农的经济效益有显著和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影响解舒的主要因素有蚕品种、饲养管理、上簇环境、蚕茧收烘、贮藏和煮茧等.就同一蚕品种而言,鲜茧的解舒好坏取决于簇中管理;而同一茧质的鲜茧加工成干茧后的解舒好坏则决定于茧站、茧库和丝厂.净度是生丝主要检验项目之一,因净度不良的生丝,制成的织物表面茸毛多,坚牢度差,染色不能匀一.而影响净度的主要因素是蚕品种,其次是上簇环境、烘茧、煮茧和缫丝操作等,就同一蚕品种而言,鲜茧净  相似文献   
3.
4.
<正>近几年来,据生产单位反映,蚕品种净度有所下降.为了探明影响净度的主要因素,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蚕桑科与本校合作于1988年春、秋两期进行了部分蚕品种的净度与蔟中温湿度关系的试验,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材料 春用蛋品种:杭7×杭8、苔松×皓月、浙蕾×春晓、华合×东肥;秋用蚕品种:浙农1号×苏12、新杭×科明、诸花×朝霞、芳山×星·明.方法 春期和秋期分别将4对春用蚕品种的熟蚕和4对秋用蚕品种的熟蚕放在高温、多湿、  相似文献   
5.
在为缫丝工业提供原料的丝茧育生产中,上簇,特别是营茧阶段的温度是决定茧质和丝质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国内外对干上簇的适温标准均有过许多研究。所谓上簇适温,即在该温度条件下吐丝营茧,蚕体内残留丝量少,茧解舒好。目前我国生产上所采用的标准一般以24℃为中心,而日本的适温标准是21~23℃,比我国的略低。日本之所以采用这一标准是因为试验证明:解舒以20℃为优良,23℃时蚕体内残留的丝量最少。为了究明我国现行蚕品种的上簇最适温度,我们  相似文献   
6.
<正> 为配合科技兴农和努力提高茧质,绍兴农校施仙梅同志编著了《优质蚕茧生产技术》一书,将由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优质蚕茧是通过一系列技术前后相互影响结果才达到的,本书正是对提高蚕茧质量的各个主要技术环节从理论到实践,作了较系统、较全面的论述,特别对上簇这一环节作了较详尽的介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充分体现"优茧优价、劣茧低价"的茧价政策,以促进提高茧质.近两年来,浙江省重视了对改革现行评茧办法的研究.在省科委组织领导下,由省蚕桑学会和省纺织工程学会牵头,以丝绸科学院为主,协同试点当地有关单位,于1982年起在湖州市下昂公社进行了"组合售茧、收购鲜茧,缫丝计价"的试点工作.1983年省农科院也在海宁县长安公社和辛江公社作了调查研  相似文献   
8.
簇中通风能大幅度提高茧丝质量,但目前农村却有很多地方采取关门上簇,严重影响蚕茧质量,其原因是:不少农民认为上簇通风时丝厂有利,对农民有损,关门上簇则一举二得,即产量高、产值多,对此,也曾有过报导:簇中人工通风,茧丝质量有提高,但茧产值反而降低.浙江嵊县等地,5龄大多采用蚕台育,上簇采用娱蚣簇自动上簇法,有的在上簇前不除沙.在这种条件下,关门上簇对茧丝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