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探讨了环境条件对桑蚕吐丝后毛脚蚕或蛹体内残留丝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熟蚕上簇、适温下吐丝及斜营茧,蛹体或毛脚蚕内残留丝率最少;未熟蚕上簇、簇中低温(低于20℃以下)及横营茧,残留丝率最多,其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桑蚕吐丝结茧,是其保种的一种本能反应,然而,熟蚕吐丝,并非将合成的丝蛋白全部吐出,在体内尚残留少量丝液,其残留丝率的多少,与所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的资料,国内外报导的很少,仅据日本试验报导,营茧位置不同,体内残留丝率亦不一样,以直营茧残留丝率最多,横营茧最少,斜营茧居中。为了摸清环境条件对蛹体内残留丝率的影响,我们从5令食桑时间长短、添食蜕皮激素、簇中温度高低及营茧位置等方面着手试验研究,旨在通过试验,为提高桑蚕吐丝率、控制最适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茧质的良否,决定于簇中特别是吐丝·营茧中的保护管理。吐丝·营茧在上簇后3—4日内完成,因而加强吐丝·营茧期间的管理是最重要的。簇中适温为22—25℃、适湿为60—70%、适宜的气流为0.2—1m/秒,但根据蚕期和设施等,要完全满足这些条件是不容易的。20℃以下的低温和超过28℃的高温,是次下茧发生多、解舒率和鲜茧出丝率低下的原因所在。因此,在上簇室的  相似文献   

3.
蜕皮激素在丝茧育生产中,我区有的蚕区应用较多,正确使用它能使蚕提早上簇,老熟齐一,营茧速度加快,节省桑叶和劳力,特别是在缺叶年份或某一养蚕批次,是一个较好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 原蚕苏六多结下层茧。农村原蚕点蚕农采用草制或塑料折簇上簇往往因上簇密度不当以及簇室通风排湿不良而引起簇中多湿,不结茧增多。也有一些农户采取翻簇拾出不结茧蚕,重新上簇等补救措施,但损失还是难免的。而采用方格簇上簇后蚕儿入孔快,营茧快,结茧率高,死笼率低。我们于1991年秋进行了调查比较,折簇上簇的蚕儿营茧速度比方格簇上簇的营茧速度慢3小时左右,结茧率低2.1%,而死笼率高1.05%。但使用方格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方格簇因多次重复使用,养蚕前要进行彻底消毒,晒干保存待用。消毒一般采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区蚕茧生产中,一般多注重从饲养优良品种,良桑饱食,防病等方面来提高茧质,增加收益,而忽略蚕期后的营茧管理,因此,次下蚕茧较多,经济效益下降。实践证明在养好蚕的前提下,采用结构优良的蚕簇和良好的上簇方法,加强簇中保护是有效地提高蚕茧质量和上簇工效,使蚕茧生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和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蚕茧分公司合作研制的“适熟蚕自动登簇剂”最近在广州通过了由省高教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该研究成果从养蚕生产中熟蚕上滚环节进行技术改革,经过研究人员4年多的研究,终于获得了成功。熟蚕上簇使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能使90%左右熟蚕快速、自动上簇,省力省时,比传统的熟蚕上簇方法,提高工效3—4倍,减少窝边茧、死笼茧、污染茧等下茧发生,单张产值提高9—11%,使用后对蚕无毒害,不影响蚕丝质量。专家们认为该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议在养蚕生产上推广应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的使用方法是:每张蚕种用药剂1支,兑0.8公斤清水稀释,均匀  相似文献   

7.
前言为发展蚕业生产,节省劳力,降低成本是革新技术的目标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熟蚕上簇是花劳力较多的环节,致使成本提高,影响蚕丝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我省蚕区,上簇技术处理多采用蜕皮激素作催熟剂,使老熟蚕一致,可节省一些捉熟蚕的用工。但节省劳力还不够显著。因此,一些劳力不足的蚕户,由于劳动强度繁重,常常因捉熟蚕上簇不及时,造成“窝边茧”增加,影响了蚕茧的质量。为改良当前的上簇技术,达到省力化养蚕的目的,我们进行适熟蚕自动登簇剂生产中间试验。  相似文献   

8.
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熟蚕上簇是用劳力铰多的环节之一。当前我省蚕区不少蚕户因执熟蚕上簇不及时,造成“莴边茧”增加,使茧质下降。在清新县浸潭镇和石潭镇调查了“新九×7532”和“东43×7·湘”两品种应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收到了节省劳力,增加收茧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茧质好坏的基础是养蚕,关键是上簇。抓好上簇这一环,是养蚕生产取得高产优质好收成的最后一道工序,至关重要。上簇工作除了要抓好上簇方法、改善通风透气环境条件等内容外,改革簇具,推行适合目前农村大面积养蚕上簇实际又能满足熟蚕正常吐丝营茧需要的优良簇具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实验对782×(734·781)雌雄熟蚕的丝腺重量及上蔟温度为30℃、27℃、24℃、21℃时雌、雄蚕的丝物质残存量、全茧量、茧质量、干壳量、茧形大小和茧层厚薄等七个指标,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一)不同上蔟温度的丝物质残存量不同,27℃区>24℃区>30℃区>21℃区,各区都是雌大于雄。(二)不同上蔟温度对丝物质残存量的开差和离中数,如以熟蚕丝腺重为准,则24℃区比熟蚕增大一倍为最小,21℃区次之,30℃区又次之,27℃区最大,几乎比熟蚕增大两倍。(三)不同上蔟温度中结的茧也有差别,21℃区茧小而薄,24℃区茧小而厚,27℃、30℃区茧大而薄。(四)实验表明,24℃是家蚕吐丝结茧的最佳温度,丝物质残存量较少,吐丝量最多。27℃次之,30℃第三,21℃最差。  相似文献   

11.
桑蚕吐丝能力和茧质与营茧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  章伯元 《蚕桑通报》2000,31(1):28-30
试验结果表明 :营茧中以适宜范围内的偏高温度 ( 2 4~ 2 8℃ )保护 ,桑蚕吐丝量多 ;低温对桑蚕吐丝能力的影响 ,以在营茧后期影响最为显著 ;在营茧的前、中期给予适宜温度 ( 2 4℃ ) ,后期增高温度 ( 2 8℃ ) ,则比 2 4℃恒温更能提高熟蚕的吐丝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采茧 1.采茧适期:熟蚕结茧终了后,蜕皮化蛹,随着蛹的发育,体皮变硬,皮色转深,当皮色转为黄色时为采茧适期。春蚕期在上簇后6~7天,夏秋蚕期在上簇后5~6天,晚秋蚕期在上簇后7~8天,一般可采茧。采茧过早,蚕尚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我国蚕茧生产从1970年开始,已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但产丝量的提高还有较大的距离。我国出丝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茧层率,上茧率和茧层出丝率等较差。其中茧层率的提高主要由选育优良蚕品种来解决,而上茧率和茧层出丝率(解舒)的提高主要应从改革簇具,改善簇中环境来着手,也就是说要使用新簇具,使熟蚕营茧时有良好的环境条件,能结出更多更好的茧子。现在生产上使用的簇具种类很多,经过多年试验对比  相似文献   

14.
小蚕共育商品化,大蚕饲养省力化,上簇营茧优良化,桑园管理规范化,在提高茧质,减轻劳动强度上下功夫,凸现养蚕效益和桑园生产效益。开展桑园复合经营和蚕桑综合利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杂交原种性状1、833·731(简称:秦芳) 二化性,属中中杂交原种。833母本为春用多丝量品种793,父本为我所抗病育种材料7507(731×753)育成的二化、白茧、中中杂交固定种。731为本所保育的引进春用多丝量固定种。蚁蚕体色黑褐色,行动活泼,克蚁头数2350头左右,克蚁用桑85公斤。壮蚕为姬蚕,蚕体粗壮,体色青白,体质较强,好养,食桑旺盛,发育齐,就眠快,上簇涌,老熟蚕明显缩小,营茧快。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是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的上簇环节进行技术革新,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在熟蚕前12小时给蚕儿添食,能使熟蚕齐一,增强其趋光性和活性,自动登簇快;未熟蚕继续食桑,不登簇,病蚕不登簇,减少窝边茧、污染茧、增加上茧,达到省工、省力,提高工效增加生产效益;对茧质和丝质不但无不良影响,而且有提高茧丝质量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为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必须革新技术,节省养蚕的劳力,降低养蚕成本是革新技术的目标,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熟蚕上簇是用劳力较多的环节之一,目前我县蚕区在生产上不少蚕户因劳力不足捉熟蚕上簇不及时,造成“窝边茧”较多,使茧质下降,直接影响蚕户的经济收入。为此,我们协助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丝绸(集团)公司蚕茧分公司,开展了“适熟蚕自动登簇剂”的生产中间试验,经1992年6月至10月和1993年5月至6月在三坑、太平、浸潭、石潭、白湾、桃源等镇进行试验,取得了省工、省力和提早熟蚕又保持茧质的效果,蚕农满意。现将生产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同批饲育的家蚕中选择成熟度一致的熟蚕.进行蔟中不同阶段温度对茧质的影响试验.给果表明:在各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上蔟及蔟中温度保护,夏秋用蚕品种浙农1号×1苏12,比春用品种杭7×杭8熟蚕吐丝终了时间短,化蛹提早.当营茧后期低于适温(75°F)范围.显著影响解舒率与解舒丝长;若升高温度.则解舒率与解郐丝长有提高倾向,且能提早化蛹.因此认为.在当前分散养蚕的情况下.蔟中管理应特别注意蔟中后期保温,以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耿华 《江苏蚕业》1991,(2):32-33
<正> 家蚕上簇营茧的适宜温度是20~28℃,湿度是70~80%,如果湿度太高,对蚕茧解舒影响极大。据资料,99%的簇室湿度环境比85%的簇室湿度环境的茧丝解舒率下降23%;另外,随着蚕桑生产规模经营的推行,上簇期间劳力紧张是一个突出矛盾。为此,作者在参加“长江流域提高原料茧品质的综合养蚕技术研究”项目海安实施点工作时,进行了室外预上簇排尿再挂回室内的试验,以及在4眠时加网分前后两批处理,不使上簇过度集中,解决劳力难以安排问题的调查。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高、适、低三种不同的烘茧温度,将春、夏、秋蚕鲜茧烘至适干,经还性后进行试样和一粒缫。试验结果表明:适温烘茧,茧的解舒和茧丝净度均比高温或低温烘茧好。也就是说,高温或低温烘茧对解舒、茧丝净度均会造成不良影响。试验结果还表明:对含水量较多的春、夏蚕鲜茧,可在适温范围内稍偏高,对含水量较少的秋蚕茧可在适温范围内稍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