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彭瑜 《农家科技》2020,(1):56-57
50岁的黄学清是万州区公路局路政大队大队长,人称黄大队。疫情发生后,他和他的队员们,要负责全区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疫情防控。20多天来,黄大队每天驾车行驶200余公里,反复奔波在5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疫情防控检查站点之间。落实政策快速、管理团队冷面、关心同志温暖——1月20日,采访黄大队和他的同事时,记者很快感受到了他的快、冷、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感潮河道重金属污染底泥为对象,研究了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环保清淤及稳定化资源化处置方案.“绞吸挖泥+机械脱水+固结”工艺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处置路线.对河涌底泥环保清淤,快速脱水减量化,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可以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有效固化、稳定化,使主要重金属离子毒性浸出均匀,改性固结后可以作为建筑用土进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珙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珙桐(Davidia involuarata)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层次之间,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其次是草本层。各层之间物种多样性互相影响较大。在垂直结构上,从上到下,种类数和个体数呈增加之势,而物种多样性在海拔高度1690m~1700m处最高。整个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沙化草地在围栏禁牧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变化特征,研究对象为:未修复沙化草地、围栏禁牧生态恢复时间分别为5年、10年的沙化草地,研究其不同围栏禁牧时间沙化草地0~40 cm土层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的变化。其结果表明,随着围栏禁牧时间的增长,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增加,植被盖度、高度均极显著提高,其中,增加幅度较大的是0~20 cm土层。围栏禁牧10年,沙化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比未修复沙化草地分别增长34.05%、27.89%,均显著高于未修复沙化草地;各土层土壤水解性氮含量却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特征,其中,0~20 cm土层,围栏禁牧5年沙化草地较未修复沙化草地水解性氮含量减少了23.80%,围栏禁牧10年沙化草地较围栏禁牧5年沙化草地水解性氮含量增加了24.19%;20~40 cm土层,围栏禁牧5年沙化草地较未修复沙化草地水解性氮含量减少了31.49%,围栏禁牧10年沙化草地较围栏禁牧5年沙化草地水解性氮含量增加了1.13%。  相似文献   
5.
采用树木年代学的方法,按照珙桐的分布特点分海拔下限(1400 m~1500 m),中部(1 600 m~1 700 m),上限(1 800 m~1 900 m),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北川珙桐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海拔上限珙桐年龄结构偏大,缺乏幼苗及30 a~40a的个体;在海拔中部,30 a~40 a的个体占的比例较大,争夺空间和资源的能力更强;海拔下限的实生幼苗较多.在中部海拔分布的珙桐较多,且年龄结构集中在30 a~40 a之间,低海拔的种群特征是以幼苗为优势,而高海拔面有的幼苗却很少,表明海拔对珙桐种群年龄结构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分析“5·12”汶川地震后小寨子沟和片口两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受损情况和立地条件,结合现有植被恢复技术手段,本研究选择了18种植物作为北川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被恢复的主要树草种,设计20个恢复模型用于地震受损恢复工程,提出了大熊猫栖息地恢复过程中采取多部门协作、项目整合、重点走廊建设、加强施工管理、加大主食竹研究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叶片形态学性状和ISSR标记检测柚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柚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柚类分类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个柚类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数量分类和统计方法,对各品种叶片的8个形态特征进行了测量,依此计算出5个相对特征值,辅以6个特征描述符,将柚类品种进行叶片聚类分析,同时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20个柚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叶片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柚类品种间叶片形态差异很大,用UPGMA法将20个柚类品种分为5组。而I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1个引物共扩增出83个条带,其中72个条带具有多样性,多态条带比率(PPL)=86.75%,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867 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78 1,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82 9,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28 4,显示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用UPGMA法将柚类品种可分为4类。叶片形态聚类结果与I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有一定分歧,可能是因为叶片形态和分子标记属于不同性质的位点所致。【结论】结合形态学标记和分子标记对柚类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揭示了柚类品种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明利用叶片形态学性状和ISSR分子标记都能很好地进行柚类品种分类,并能以此为依据通过多种手段选择或繁育一些适合国际口味的新品种、新品系。  相似文献   
8.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新都柚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与对照果实糖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积累速率不同步,套袋果的糖含量低于对照果;套袋果的合成酶类活性低于对照,分解酶类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由于长期大量的工农业污水排向河道,河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如何高效经济地修复污染底泥,并拓展资源化利用路径是个难点问题.目前采用的传统的底泥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大多借用污泥处置或者土壤修复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有pH值偏高等固有的弱点.本次实验研究采用了新型改性剂,对重金属稳定后,浸出浓度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修复后土壤偏中性,表明产品适合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澶栨潵鐗╃绾㈣姳閱夋祮鑽夌殑鍖栨劅浣滅敤鐮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鍖栨劅浣滅敤鍦ㄧ敓鐗╁叆渚佃繃绋嬩腑鍏锋湁閲嶈鐨勬剰涔?浣嗘槸杩樻病鏈変汉瀵瑰鏉ョ墿绉嶇孩鑺遍啞娴嗚崏鐨勫寲鎰熶綔鐢ㄥ仛杩囩爺绌?鏈瘯楠岄噰鐢ㄤ汉宸ユ皵鍊欑鍩瑰吇,鍒濇鐮旂┒浜嗙孩鑺遍啞娴嗚崏瀵?绉嶆鐗╃殑鍖栨劅浣滅敤.缁撴灉鏄剧ず,绾㈣姳閱夋祮鑽夊彾鐗囨彁鍙栨恫瀵?绉嶅彈浣撴鐗╃瀛愯悓鍙戝拰骞艰嫍鐢熼暱鍧囨湁鍖栨劅浣滅敤,涓嶅悓娴撳害鐨勬彁鍙栨恫瀵规鐗╃殑鍖栨劅浣滅敤寮哄害涓嶅悓,浣庢祿搴︽椂杈冨急,楂樻祿搴︽椂杈冨己.瀵圭瀛愬彂鑺界巼銆佸彂鑺介€熺巼銆佸彂鑺介€熷害鎸囨暟銆佹牴闀裤€佽嫍楂樸€侀矞閲嶅拰骞查噸鍧囨湁涓嶅悓绋嬪害鐨勫奖鍝?鍏朵腑鍙戣娊閫熺巼銆佸彂鑺介€熷害鎸囨暟鍜屽共閲嶆渶涓烘晱鎰?鍙洿濂界殑琛¢噺鍖栨劅浣滅敤鐨勫ぇ灏?涓嶅悓妞嶇墿瀵圭孩鑺遍啞娴嗚崏鍖栨劅浣滅敤鐨勬晱鎰熺▼搴︿笉鍚?鐧戒笁鍙躲€佺孩涓夊彾銆侀┈韫勯噾鍜岄珮缇婅寘鏈€涓烘晱鎰?鑰岀传鑺辫嫓钃挎渶涓嶆晱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