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只临床表现头颈歪斜、昏睡、震颤、局部或全身轻瘫的可疑为兔脑炎原虫病的獭兔 ,对其肾脏皮髓交界和尿沉渣分别进行了扫描电镜和负染电镜观察 ,看到了大小为 1~ 1 .5× 1 .4~ 2 .5μm,形态呈卵圆形和杆状的兔脑炎原虫。阳性检出率为 1 0 0 %。说明扫描及负染电镜术是诊断兔脑炎原虫病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是否存在牛磺酸生物合成关键酶半胱亚磺酸脱羧酶(CSD)和牛磺酸转运体(TauT)mRNA的表达,通过Percoll分离液分离纯化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运用RT-PCR方法测定睾丸间质细胞中CSD和TauT 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存在CSD和TauT mRNA表达。说明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能通过CSD途径合成牛磺酸以及睾丸间质细胞可能存在牛磺酸的转运活动。  相似文献   
3.
兔脑炎原虫病是由兔脑炎原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该虫可感染各种动物和人。其中以兔的感染较为严重 ,且多为隐性或慢性感染。因此对兔脑炎原虫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显得非常重要。过去对此病的诊断通常采用病理组织学检查法或血清学等方法 ,而且没有有效防治该病的措施。随着近年来国际上对此病研究的深入 ,出现了一些新型的诊断技术如 PCR技术和透射电镜术等 ,并能用一些药物进行防治 ,如阿苯达唑和多胺等。文章重点就诊断和防治两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豆状囊尾蚴的头节在相对静止与运动时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用扫描电镜对位于囊泡内的头节和经人工培养后从囊泡内翻出头节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头节从正面观察时,带有皮肌柱和齿钩的顶突呈伞状,覆盖于头节的前端。从侧面观察,齿钩具有鹿角样的分支,覆盖头节的齿钩仅有一排。4个吸盘呈洞穴状,位于顶突之后,均等地分布在头节的四周。当头节处于运动状态时,顶突上的皮肌柱收缩,鹿角样的齿钩向周围伸展,吸盘也发生环形和纵行收缩。[结论]豆状囊尾蚴的头节在相对静止与运动时的超微结构有明显的改变,这种变化有利于豆状囊尾蚴对宿主的侵袭。  相似文献   
5.
兔脑炎微孢子虫病是由兔脑炎微孢子虫引起的一种隐性、慢性感染或临床经过的人畜共患的原虫病。近十余年来 ,出现大量有关兔脑炎微孢子虫引起艾滋病患者致死性临床感染的报道 ,此病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就兔脑炎微孢子虫病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细胞免疫应答、感染兔脑炎微孢子虫后人及动物的免疫学比较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对 16只具有兔脑炎原虫病的示病症状 ,即出现不同程度的头颈歪邪、震颤、平衡失调和转圈运动等运动障碍症状的獭兔 ,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和基因染色技术 ,着重对病兔肾组织损伤的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是脑炎原虫主要的寄生部位 ,在此常能检出虫体或假囊 ;凋亡的细胞多见于集合小管的上皮细胞。用TUNEL染色 ,不同阶段的凋亡细胞可出现不同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初期的凋亡细胞 ,其胞核浓缩 ,胞膜增厚 ,着色较均匀 ;后期的凋亡细胞 ,其胞核的体积明显变小 ,胞浆减少 ,胞膜呈皱襞状 ,紧紧地包绕着皱缩而浓染的细胞核 ,形成典型的凋亡小体。用 P53和 Bcl- 2染色 ,由于基因表达产物的扩散 ,不仅受损细胞的核染色较深 ,而且胞浆染色也较深。研究证明 ,TUNEL 染色是一种检测由脑炎原虫引起肾细胞凋亡的灵敏、可靠的方法 ;P53和 Bcl- 2基因参与了肾细胞的凋亡过程 ;临床上病兔多尿与脱水可能主要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分离纯化的睾丸间质细胞进行睾酮分泌功能检测,对成年小鼠睾丸组织进行Ⅰ型胶原酶消化、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细胞纯度用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3β-HSD)染色鉴定.将分离纯化的睾丸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基础睾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培养条件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培养上清中的睾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能获得高纯度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95%),培养的睾丸间质细胞具有分泌基础睾酮以及对hCG刺激反应的能力.提示采用该方法对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具有高效性、可用性,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睾丸间质细胞是体外研究药物对睾酮分泌功能影响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 IL-2在自然感染兔脑炎原虫獭兔体内的免疫作用 ,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试剂盒对 8只自然感染兔脑炎原虫的獭兔和 4只健康长耳白对照兔的血清及培养 3 d和 4d的脾和淋巴结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 IL-2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病兔与对照兔 IL -2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但病兔 IL -2平均含量高于对照兔。提示 IL -2对病兔产生了一定的免疫作用 ,但可能不扮演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以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确诊为兔脑炎微孢子虫感染的家兔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CD4+、CEB+细胞比例,并与健康家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兔脑炎微孢子虫病患兔外周血CD4+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而CD8+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兔脑炎微孢子虫患兔外周血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机体免疫力减弱,可能是导致兔脑炎微孢子虫入侵机体,引起家兔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确诊为兔脑炎原虫感染的家兔为研究对象 ,经间接 EL ISA法对其机体体液免疫状况进行研究 ,并与健康家兔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兔脑炎原虫病兔外周血 Ig 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提示兔脑炎原虫入侵兔体后 ,病兔体液免疫功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