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弓形体病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不同途径人工感染弓形体原虫(滋养体)的36例仔猪的剖检病变,并对其中的32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肉眼上最突出的损害是急性间质性肺炎、局灶坏死性肝炎和坏死性淋巴结炎。镜下的特异性病变是灶性坏死和结节,它不仅出现于肝、肺、脾、淋巴结和脑内,也见于肾上腺、甲状腺和红骨髓内。急性猪弓形体病的损害易于与其他猪急性传染病如猪瘟、猪丹毒、巴氏杆菌病、沙氏杆菌病、败血性链球菌病、伪狂犬病等相区别,故在诊断上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四川麻鸭鸭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23年,Baudet氏在荷兰首次报道本病流行。1942年,Bos氏建议称本病为鸭瘟。1949年,由Jansen和Kunst氏在十四届国际兽医学会上建议采用鸭瘟为法定名称。1967年,本病在美国东海岸流行,称为鸭病毒性肠炎。其后,相继发现于比利时、印度、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相似文献   
3.
人工哺育大熊猫幼仔160天死亡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哺育大熊猫幼仔160天死亡的病理学观察张化贤,王德俊(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雅安625014)邱贤猛,何延美,汤纯香,陈猛(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1991─1992年在大熊猫繁殖研究协作组专家的努力下,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人工哺育未吃初乳的...  相似文献   
4.
鹧鸪沙门氏菌病的病理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某珍禽养殖场饲养的一批育成鹧鸪 (约 40 0只 )发生沙门氏菌病 ,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 5 0 %和 75 %。作者在发病现场观察、诊断、防治及作病原分离鉴定的同时 ,对本病作了病理观察与病理诊断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发病死亡鹧鸪 取自四川省某珍禽养殖场。1 .2 病变观察 发病死亡期间随机抽取死亡和濒死期鹧鸪 5 0只进行系统尸体剖检 ,选择其中 8例重点采集小肠、盲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等器官组织 1~ 2块 ,5例采集大脑、小脑、肌胃、腺胃、胰腺 1~ 2块 ,1 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  相似文献   
5.
6.
7.
1973年,Bishop等在澳大利亚从腹泻患儿十二指肠粘膜及粪便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粒子。1974年,Flewett等根据病毒形状似车轮的特点,建议命名为轮状病毒,并于次年为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所采纳。以后陆续在各种幼龄动物,如犊牛、仔猪、乳鼠、羔羊和雏鸡中发现本病毒,并成为幼畜腹泻病原中的重要成员。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已  相似文献   
8.
汉源县地处四川西部山区。该县皇木区共4个公社,位于轿顶山麓,海拔1,600~2,200米。年平均气温10℃左右,降雨量约为800毫米,多集中于夏秋季。海拔较高的大队常混杂放养黄牛、绵羊及马于草山牧地。绵羊全年放牧饲养,早出晚归,黄牛除少数于使役期收回外全年自由流放,放牧地海拔  相似文献   
9.
烟曲霉病是由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引起的、主要侵害禽类的一种传染病,特别对雏禽危害较大,可引起大量死亡,在成年禽中多为散发。主要侵害呼吸器官,形成肉芽肿。在我国,禽烟曲霉病,近年来报导较多,但有关病原特性方面的报告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10.
全封闭式饲养仔猪缺铁性贫血病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