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是一种高抗逆的多年生高山草本植物,具有特殊的分子及生理抗逆响应机制。磷脂水解酶磷脂酶D (PLD)是重要的跨膜信号转导酶。以高山离子芥愈伤组织为试材,利用酶联免疫分光光度计法,优化磷脂酶D活性测定体系,建立了在25℃反应温度条件下,200 μL反应体系中,膜蛋白的含量35 μg、反应时间30 min、pH为7.0的缓冲液系统最适合高山离子芥愈伤组织磷脂酶D活性测定体系,分析表明不同膜结合态磷脂酶D的酶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磷脂酶D在高山离子芥响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新育成的亚麻温敏雄性不育系在兰州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和柱头外露特性的研究表明,28-1-1-4等5份不育材料花粉平均育性显著低于对照不育系1S.20-1-2-4等4份不育材料育性和1S基本一致,但是其中3份出现了柱头外露特性.柱头外露的长度和育性呈显著负相关,柱头外露是由于雄性不育的花药和花丝退化造成.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可以通过杂交育种手段,选育新的具有不同表现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蒙古黄芪生理代谢的影响,以绿茎(L07-22)和紫茎(Z09-1)2个蒙古黄芪新品系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盐胁迫下植株的生长和生理特性指标,揭示其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较高浓度NaCl处理下,蒙芪L07-22和蒙芪Z09-1幼苗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蒙芪L07-22和蒙芪Z09-1幼苗相对电导率和细胞膜伤害率增加,幼苗的半致死NaCl浓度分别为150 mmol·L-1和130 mmol·L-1。蒙芪L07-22和蒙芪Z09-1幼苗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幼苗MDA含量在250 mmol·L-1 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分别是各自对照的2.5和3.5倍,而在200 mmol·L-1 NaCl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分别是各自对照的1.1和1.5倍。蒙芪L07-22和蒙芪Z09-1幼苗的膜结构在盐胁迫下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其幼苗盐敏感损伤浓度为100~250 mmol·L-1。二者相比而言,蒙芪L07-22在测定的多数指标中表现出更高的苗期耐盐性。  相似文献   
4.
黑河流域中下游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河流域是河西走廊最大内陆河流域。据初步调查,其中下游有种子植物55 科,220 属,396 种(不含栽培种)。区系特征是温带性质明显,古地中海起源,种类少但地理成份联系广泛,属于亚洲荒漠植物区系阿拉善亚地区植物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植物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超干贮藏对沙冬青和霸王种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李毅  陈拓  安黎哲 《种子》2006,25(10):1-5
采用硅胶干燥法将沙冬青和霸王种子的含水量降至5%以下,以研究对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冬青和霸王种子的耐脱水性较高,含水量分别降至4.67%和3.89%,种子活力虽略有下降,但明显高于对照,细胞膜也能够保持较好的完整性,脱氢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呼吸强度都较高,可见4.67%和3.89%分别是沙冬青和霸王种子超干保存的最适含水量。  相似文献   
7.
盐分对极干旱土壤水分垂直分布与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红寿  汪万福  武发思  安黎哲 《土壤》2011,43(5):809-816
通过对莫高窟戈壁土壤中主要盐分的检测和理化特性分析,发现在极干旱地区,土壤盐分对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芒硝为代表的结晶盐分,其含量分布和理化特性与土壤水分分布非常吻合。0~20 cm以无水盐分(Na2SO4)为主,水分含量较低,是盐分集聚层;在20~50 cm以结晶盐分(Na2SO4.10H2O)为主,水分含量较高,是盐分析出层;50 cm以下以膜状水盐溶液为主,水分含量较低。与附近含盐量较低的流沙相比,盐分使戈壁土壤的水分含量增大了10倍以上,在热动力学作用下使浅层土壤水分的活动能力大大增强,对GSPC系统水分的垂直运转和潜水蒸发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为极干旱区利用潜水进行生态恢复提供了新的可能,对莫高窟的文物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玉米幼苗根系生物量、NO释放量、NOS和β-D-内、外切葡聚糖酶活性的分析测定,发现UV-B光对玉米幼苗地上部分的辐射能够明显地抑制根系NO的释放,提高β-D-内、外切葡聚糖酶活性,增加根系生物量;NOS活性和NO释放不受NOS专一抑制剂LNNA的影响,自由基清除剂NAC反而能够刺激NO的释放,可见,NO的产生与NOS的活性没有相关性,但NO的释放与根系生物量和β-D-内、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成负相关。因此,在根系NO的产生几乎完全依赖NADPH硝酸还原酶途径,该酶的活性极为敏感地被UV-B光胁迫所引起的氧化猝发而诱导的系统信号网所抑制。由此表明:ROS是UV-B光信号的下游信号分子,是抑制内源NO的产生和释放的上游信号分子,而NO则是抑制β-D-内、外切葡聚糖酶活性和根系生长的上游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伐是影响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最主要的森林管理方式之一。目前对异龄复层混交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增量对采伐干扰的响应规律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强度采伐下阔叶红松林乔木地上碳储量和碳增量的动态变化,为合理选择采伐强度,促进阔叶红松林“固碳增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吉林蛟河天然阔叶红松林内建立轻度(胸高断面积平均采伐强度17.3%)、中度(34.7%)、重度(51.9%)采伐以及对照(不采伐)样地,对样地内所有胸径大于1 cm的乔木进行连续监测,比较不同采伐强度下保留木、进界木、枯死木碳储量的变化,以及采伐对不同径级树木碳增量的影响,探究采伐干扰后林分碳储量恢复的一般规律和限制因素。  结果  采伐10年后,轻度采伐样地内的乔木地上碳储量已经恢复到伐前水平并超过对照样地,而中度和重度采伐造成的碳储量损失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分别需要约22年和44年才能恢复到伐前水平。乔木地上碳增量在4个采伐强度中有显著差异。轻度采伐使得林分碳年增量显著高于对照,而重度采伐却明显降低了碳增量的增速。这是因为尽管采伐显著提高了林分保留木和进界木的生长量,但高强度采伐造成的林内环境变化、树木受伤等增加了样地内树木的死亡率,使得净碳增量较低。采伐对小径级树木(胸径小于20 cm)的生长(碳增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大径级树木(胸径大于30 cm)的碳增量在不同采伐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影响。将采伐强度与碳增量进行拟合,得到采伐强度为28.4%时碳储量年增量达到最大值。  结论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阔叶红松林的采伐强度在15% ~ 30%是较为合理的。轻度到中度的采伐尽管在短期内会引起植被碳储量一定程度的降低,但通过对林分结构进行调整,加速了保留木和进界木的生长,使得碳增量较快。同时,胸径在20 ~ 30 cm的树木对整个林分的碳增量贡献最大,生长潜力也较大,意味着森林经营时应特别考虑保留这一径级的树木。总之,采伐强度的设定应综合考虑木材生产、生态系统恢复、森林植被碳汇功能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室外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定西-24生长和光合作用对增强UV-B辐射和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结果表明,干旱明显影响定西-24叶绿素b的含量,对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UV-B辐射以及与干旱复合都降低叶片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且复合作用大于UV-B辐射单独作用,UV-B辐射以及与干旱的复合胁迫显著地影响到类黄酮含量的积累(P<0.05)。各处理间光合作用的大小顺序为:对照>复合>干旱>UV-B辐射。干旱和UV-B复合作用下较单独作用气孔阻力有所增加。胞间CO2浓度在干旱和复合作用下升高,而在UV-B辐射下下降。收获期春小麦的总生物量比对照明显减少,其中,干旱作用下致使总生物量下降的幅度大于UV-B辐射与复合作用。同时,小穗组成和产量特征也发生变化。UV-B辐射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干旱和复合作用,复合作用的减产效应低于干旱。干旱和UV-B辐射使定西-24的收获指数增加10%,在两者复合作用时收获指数变化不大。干旱和复合作用下,植物根系的根冠比增大,而UV-B辐射胁迫下根冠比变化不大。这些结果说明,UV-B辐射和干旱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一种胁迫可以减缓(轻)另外一种胁迫对春小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