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75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59篇
  43篇
综合类   312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92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得到含刚性沉水植物明渠的水流结构。【方法】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用有机玻璃棒模拟刚性植物,在不同来水流量、植物密度条件下对明渠水流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无植物时平均流速沿垂向呈对数分布规律,有植物时则呈现明显的分区分布特性。无植物时紊动强度值沿垂向变化不大,有植物时在植物顶端位置处紊动最剧烈。流量或植物密度越大,植物顶端位置的流速梯度就越大,植物层上方的流速最大值也越大。植物密度越大,植物顶端位置的紊动强度越大,植物密度对水流紊动强度由最大值减小到最小值的区域影响很大。【结论】刚性沉水植物的存在会改变水流结构,增强紊动掺混,增强流体质点交换和能量传递,且上述影响会随着流量或植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逐个SNP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的统计量不仅依赖于遗传效应,而且依赖于SNP,因此统计量不能直接应用于推断无遗传效应的零假设中。检测不同样本的QTN,常用的统计量除了卡方统计量,还有t统计量、F统计量和标准正态统计量。首先给出了各个统计量之间的关系,接下来针对冗余参数背景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提出了检验统计量阈值的快速计算方法。再次利用获得的高通量SNP的统计概率构建卡方统计量,进而估计临界值。最后模拟不同样本的阈值并与文献上提出的阈值算法比较。大量模拟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法快速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3.
石灰性土壤的电超滤(EUF)特性主要是浸提时因需控制电流而必须大大降低电压。在一定范围内,降压程度与土壤 CaCO_3%有密切关系。控流限额愈低,电压需成比例地下降,但土壤EUF-值减小不多。电流控制在一定值时,离子的解吸总量亦为定值。控流主要控制了各石灰性土壤解吸/溶解份额特大的 Ca+Mg 量近于定值,对于含量小的其他养分离子则并无多大影响,仍可区辨各土壤间的差别。通过冬小麦盆栽试验和有关化学测试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国际通用的5g 土样和控电流方法测定 EUF-K 和-P 等有效养分,对于石灰性土壤也是可行的,但其EUF-(Ca+Mg)值则毫无植物营养有效性的意义。土壤 EUF 值只是一种指数,并非真正的解吸离子量。石灰性土壤 EUF-K 值因浸提时降压控流而略低,80℃时5min 内解吸的钾不一定是非交换性钾。由于 Ca-P 和 CaCO_3在高温高电压时浸出较多,故石灰性土壤 EUF-P 和-(Ca+Mg)的80℃值/20℃值之比,与酸性土壤或非石灰性土壤相比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4.
耐氟品种华峰×雪·A农村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州市武进区是苏南的蚕桑老区,随着工业特别是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给经济的发展插上了翅膀;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污染问题,对蚕桑生产危害较严重的是工业废气中的氟化物气体.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肉用狗养殖产业因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危机四伏。 首先是生产粗放。大多数养殖户只是在经营其他项目之余养肉狗,所以在管理上不精心,造成商品狗的市场价值低,  相似文献   
6.
对牛卵巢卵泡内卵母细胞在不同浓度的CO2培养箱内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及胚胎体外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含5%小牛血清(CS)的TCM-199内的卵母细胞在2%CO2条件下培养20h后,达到第二次减数分裂期(MⅡ期)的卵子数明显高于在5%CO2条件下培养的卵母细胞数(P<0.05)。两种浓度的CO2条件下培养的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无明显差异,2%CO2浓度下培养的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高于5%CO2浓度下培养的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7.
8.
为探讨人工饲料蛋白质含量变化对家蚕体内酶活性的影响,自4龄起对在此之前均以市售人工饲料养的家蚕(中140号×日140号,)分别喂以高、适、低三种蛋白质含量的准合成饲料及桑叶,并用比色法测定、比较了5龄幼虫中肠,血液和消化液的海藻糖酶、蔗糖转化酶、磷酸酯酶、淀粉酶以及蛋白酶的活性。其结果,磷酸酯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弱;蔗糖转化酶的活性则与之适相反。海藻糖酶的活性为高蛋白区>低蛋白区>适蛋白区;淀粉酶活性在各人工饲料区间的开差不大;蛋白酶活性为适蛋白区>高蛋白区>低蛋白质区。桑叶与准合成饲料相比较,海藻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以桑叶区为最强,蔗糖酶和磷酸酯酶在桑叶区方面未呈现最强的活性。 上述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蛋白质含量对蚕体内酶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影响大小因酶种类而异。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并不导致蚕体内所有酶活性的增强,亦非蛋白质含量越低,各类酶活性均随之越弱。用蛋白质含量适于生长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家蚕,体内酶活性不都高于它种蛋白质含量的饲料饲育者;桑叶育不都高于人工饲料育者。  相似文献   
9.
10.
山羊水肿梭菌病,也称羊黑疫.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Infections necrotic hepatitis),它是由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山羊和绵羊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毒血症,并以肝实质发生坏死性病灶为其主要特征。山羊水肿梭菌常与肝片吸虫混合感染。现将1例山羊水肿梭菌与肝片吸虫混合感染病例的发病情况、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及动物回归试验作简要介绍,供广大临床兽医工作者和养羊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