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PRRSV-GP5特异性肽刺激CSF、PRRS免疫猪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EI。IsA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淋巴细胞分泌IFN-7及IL-10的水平,分析PRRSv_GP5特异性肽刺激后,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CSFV高抗PRRSV低抗体组于PRRSV免疫14d,肽刺激组中IFN-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PRRSV免疫14d,细胞培养24,72h后加PRRSV—GP5肽刺激,各组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PRRSV免疫28d,各组中肽刺激组与空白组相比,IL-1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PRRSV-GP5肽在PRRSV免疫早期可以促进IFN-7的分泌,并抑制IL-10的产生,但在免疫后期对淋巴细胞分泌的调节作用还需进-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猪病诊疗中的误区多表现在诊断错误、延误诊断、漏误诊断、病性判断错误、病因判断错误、治疗方案错误、药物的选择和应用方法错误、药物配伍错误、治疗方法错误;诊疗错误的结果包括病猪的死亡、病猪的淘汰、病情恶化、误诊导致误治、治标不治本、缺乏辅助治疗和良好护理、药物的副作用、延误治疗时机、形成医疗纠纷、兽医自身形象受损。  相似文献   
3.
应用PRRSV-GP5特异性肽刺激CSF、PRRS免疫猪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淋巴细胞分泌IFN-γ及IL-10的水平,分析PRRSV-GP5特异性肽刺激后,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CSFV高抗PRRSV低抗体组于PRRSV免疫14d,肽刺激组中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PRRSV免疫14d,细胞培养24,72h后加PRRSV-GP5肽刺激,各组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PRRSV免疫28d,各组中肽刺激组与空白组相比,IL-1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PRRSV-GP5肽在PRRSV免疫早期可以促进IFN-γ的分泌,并抑制IL-10的产生,但在免疫后期对淋巴细胞分泌的调节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病是猪业发展的潜在障碍。近十年我国养猪业的集约化生产模式迅猛发展带来了生产成绩质的飞跃。但是,仍有多数猪场不依“场情”的为“PSY”进行掠夺性地繁殖生产,忽视猪体质的健康状态,模糊了猪亚健康与猪虚劳性疾病的界定。只查找是什么病,不究其致病原因,淡漠寄生虫病在养猪生产各个阶段的危害。1984-1985年原长春解放军兽医大学人畜共患病调查表明,我国人高共患寄生虫病91种,其中弓形体病、肉孢子虫病、隐孢子虫病、结肠小袋虫病等原虫病,蛔虫、类圆线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旋毛虫等成为养猪业的常见病。本文详细介绍了猪场主要寄生虫的防制,以期帮助猎场提高饲养成绩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大规模养鸡场,设置了专职兽医服务,但大量的中、小规模养鸡场,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设置专职兽医。虽然各处都建立了兽药经营点和兽医门诊部,但并不能真正地发挥兽医工作基本职能,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疫病防控,不能及时掌握鸡病的发病规律、诊断方法和合理选择用药。因此,有人认为"养鸡容易,治病难",实际上,养、防、治是一个整体,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兽医技术工作结合养鸡者积累的丰富饲养管理经验,充分开展好、发挥好  相似文献   
6.
一、低致病性禽流感(一)流行特点1.发生。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病毒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应激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影响因素是日常管理程序的改变有关。一般为3~5d。临床常见病程多为25天左右。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临床症状一样差异很大,通常表现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区域性发病率30%~70%,蛋鸡死亡率为5%~14%。2.传播方式。饲料、粪尿、病死禽、种蛋或商品蛋、物品器具、  相似文献   
7.
<正>猪呼吸系统疾病是规模化猪场和农村养猪大户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临床兽医普遍所见的症候群。猪呼吸系统疾病根据严重程度和病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感染大批猪群,病情严重持续时间短的疾病;另一类是持续存在于猪群中,病情轻重不一持续不定的疾病。第一类疾病可引起巨大损失,但损失可在短时间内消失而不持续,如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  相似文献   
8.
正腹泻是一种症状。腹泻是养猪业最为常见的一组多因素引起的疾病,腹泻病占发病总量的35%~45%,仔猪腹泻及仔猪断奶应激腹泻几乎是每一个养殖场的主要问题。腹泻重则造成大量猪只死亡,轻则继发程度不等的营养吸收障碍和免疫功能低下,料肉比升高,生产成本增加,降低了养殖生产效益。因此对猪腹泻性疾病的防治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但猪有腹泻症状的疾病几十种,引起猪腹泻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如何正确认识腹泻,  相似文献   
9.
猪主要腹泻病的发病机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腹泻是养猪业较为常见的,由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本文简要介绍了13种常见的猪腹泻性疾病的致病机理,便于让广大兽医与养殖从业人员在预防和治疗猪腹泻病时,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同时也为防治猪腹泻病打下基础,更为我国猪肉食品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