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8篇
  6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5%左旋咪唑注射液按10mg/kg 体重剂量的不同驱虫次数对生长育肥猪驱虫效率、中毒反应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60~240日龄全期试验内,分别于60和150日龄各驱虫1次的试验Ⅰ组猪日增重极显著高出对照组(不驱虫)的23.9%(p<0.01);也显著高于只在60日龄驱虫1次的试验Ⅱ组(p<0.05),尽管Ⅱ组猪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14.5%(p<0.05)。2)用药后,猪只应激毒性反应为100%,但均能自然康复。3)2次驱虫的效率比1次驱虫的高,且彻底。因此,用左旋咪唑给生长育肥猪驱虫,宜进行2次(分别于60和150日龄),可显著改善生长性能和提高经济效益,适宜在农(山)区养猪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显性核不育油菜圆叶纯合两型系Gd1AB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杂交、兄妹交和自交等育种手段,育成园叶显性纯合两型系Gd1AB。利用该两型系与花叶临保系进行全不育系制种,圆叶可作为苗期育性的指示性状,能有效地区别纯合两型系内可育株迟拔或漏拔而产生的杂株,从而提高全不育系的纯度。  相似文献   
3.
艾西丝南瓜试管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艾西丝南瓜试管苗的移栽季节、基质及不同根长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移栽季节、基质适宜的条件下,艾西丝南瓜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0%~100%。其中,移栽的最佳季节是春季(3月10日至4月20日),最适宜的移栽基质是V(细砂)∶V(腐叶土)∶V(粗砂)=1∶1∶1分层基质,且试管苗根长小于1cm时移栽适应环境快,生长势强,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4.
大麦DNA导入小麦诱导抗白粉病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试验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了大麦DNA导入小麦品种后,D_1,D_2和D_3代的抗白粉病变异株(系)在不同条件下的抗性表现及产量构成、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导入外源DNA的D_1代小麦檀株出。现了抗白粉病等多种变异类型,其中免疫和高抗白粉病变异株古2.77%,且抗性能够向子代传递,其D_2代在大田自然发病和温室接菌条件下,有5个株系抗性保持稳定,8个株系有分离,其中一个株系在D_2和D_3代抗性均稳定。在田间D_2代有2个稳定株系(D_2-20,D_2-29)的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比受体分别高20.3%和15.76%,17种氨基酸总量分别高23.4%和27.5%。在温室这些性,状的数值也明显高于受体。  相似文献   
5.
杀虫剂对小眼书虱成虫的触杀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药膜法比较了常用12种杀虫剂对小眼书虱Linposcelis paeta Pearman的触杀作用,在药剂的推荐浓度下有机磷类杀虫剂对小眼书虱的急性触杀作用强于其它药剂,同时测定了杀虫松、敌敌畏和凯安保3种药剂对小眼书虱的触杀毒力,其24 h内触杀作用的LC50分别为0.0879 μg/cm2、0.0725和2.2042 μg/cm2.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我国储粮通风和防虫保护剂的发展现状,为促进二者在应用中有效地结合,在现场探讨了我国气温温暖的华南地区,利用冬季自然低温,以通风的办法降低粮温,对提高和延长保护剂药效的实际效果.经在防效、残留和残效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华南对施用了保护剂的储粮,采取了通风降温措施,并在气温上升季节适当隔热,防虫磷(马拉硫磷)和凯安保(含增效醚的溴氰菊酯乳油)不仅药效提高,而且有效期延长,尤以防虫磷显著.肯定了在华南地区通风低温与施用保护剂相结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以自然生长的国槐、加杨、银杏和黑松的离体枝叶为材料,利用连续激发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脱水过程中叶绿素快速荧光动力学曲线及相关参数的变化,以分析4种树木叶绿素荧光特性随体内水分状况的变化规律及其耐旱特点。结果表明:随着脱水的延续,4种树木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荧光参数Fv/Fm,Fv/Fo,PI等逐渐降低,说明PSⅡ的光化学效率、潜在活性和整个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效率等均随脱水而下降。以离体后脱水时间为横坐标,主要荧光参数Fv/Fm,Fv/Fo,PI等的下降表现为国槐最快、杨树次之、银杏较慢、黑松最慢,即4种树木抗脱水能力依次增强;但4种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快速降低的RWC阈值分别为国槐10%~20%、杨树30%~40%、银杏40%~50%、黑松60%~70%,表现为光合系统对脱水的耐力依次降低。可见,国槐和杨树对脱水有较强的耐受力,但失水快、耗水多,难以适应缺水的环境;黑松抗脱水能力强、耗水少,但对体内水分亏缺的耐受力不强,可以适应半干旱和半湿润环境;银杏的适应性介于上述2类之间。  相似文献   
8.
外源DNA处理小麦种苗和颖花及其诱导变异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了DNA种苗浸渍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颖花滴注对结实率的影响以及外源DNA导入受体诱导变异的效果。结果表明,外源DNA浸种对发芽生根有不良的影响。浸种时DNA稀释液的浓度不应大于0.1×ssc。DNA液颖花滴注可获得较高的结实率。外源DNA导受体后产生了具有目的性状的变异(如粒色、芒长、不育性等)和非供体性状的变异(如株带蜡质、抽穗迟等)。而且大麦DNA导入小麦后,成功地获得了高抗白粉病变异株。  相似文献   
9.
此项试验旨在探讨防止满天红梨采前落果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采果前一个月对树冠喷施10~30mg/L的2,4-D、50~200mg/L的GA3和10~40mg/L的NAA对防止满天红梨采前落果均具有极显著作用。在不同浓度处理中,2,4-D和NAA均以20mg/L的处理效果最好,坐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和16.8个百分点,GA3以100mg/L的处理效果最好,坐果率比对照高1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选用1232只产蛋鹌鹑,随机分为3组,在其玉米—豆饼—鱼粉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硫酸盐形式的锌,铜,铁和锰(对照组);2.5%膨润土及2.5%的用上述微量元素加强的膨润土。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5%的膨润土能显著改善产蛋性能,如产蛋率、蛋重和产蛋量分别较对照组的提高6.6%、1.6%和8.9%(P<0.01),而且产出/投入比提高4.3%,但对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另外,用微量元素加强的膨润土组与对照组,在生产性能方面,没有任何差异(P>0.05)。因此,膨润土可作为一种天然矿物质添加剂用于产蛋鹌鹑饲粮中,同时能提高鹌鹑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