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可导致凡纳滨对虾罹患慢性矮小残缺综合征,引起对虾的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下降,对对虾的养殖业危害严重。本试验通过于第3腹节肌肉注射100μL/g IHHNV的方法对不同家系的对虾攻毒,联合应用PCR和组织病理学检测并鉴定病毒。结果发现14个家系的对虾未感染IHHNV的比率79.3%~96.7%;联合两种方法可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出对虾感染IHHNV的状况。试验结果为对虾流行病调查、健康养殖及无特定病原(SPF)种群选育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胡子鲶(Claris fuscus)生长的最适饲料蛋白质需求量,选择初始体质量为(83.2±1.84) g的胡子鲶共360尾,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蛋白质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28%、34%、38%、42%)的饲料,在饲养50 d后,对各组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平均日增重(DWG)、饲料系数(FCR)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8%蛋白质水平组的SGR、DWG均为最高,FCR最低。蛋白质水平为34%、38%、42%的3个组之间SGR、DWG、FCR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与28%组差异显著(P0.05)。SGR与饲料蛋白质水平的相关曲线为y=-0.0074x~2+0.526x-8.290 2(R~2=0.689 6),DWG与饲料蛋白质水平的相关曲线为y=-0.0031x~2+0.237 3x-3.547 8(R~2=0.737 6)。经方程拟合求得,当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5.8%~38.0%时,胡子鲶的SGR、DWG均为最高。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各试验组鱼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蛋白质(TP)、谷草转氨酶(AST)无显著性差异(P0.05),42%蛋白质水平组试验鱼的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最高,与其它3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