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2.
刀额新对虾俗称泥虾、基围虾,属对虾科、新对虾属,分布于我国南方沿海,是一种广盐性种类。其经济价值高,又耐干露,既能在海水中养殖,又能在低盐度或淡水池塘中养殖,是开发海淡水交叉养殖的优良品种。现将其幼体培育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省龙感湖农场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处,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围垦兴建的省属国营农场。农场1996年设立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200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农  相似文献   
4.
5.
为掌握浙江省宁波市大黄鱼细菌性病原的流行种类及其耐药性,2021年在宁波市大黄鱼主要养殖区域,现场采集临床发病或濒临死亡的个体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比较各药物对菌株的MIC中位值(MIC50)。结果显示:从采集的93尾大黄鱼中,共分离到25株细菌。其中,1—5月分离到8株杀香鱼假单胞菌,5—8月分离到10株弧菌(溶藻弧菌和哈维氏弧菌各4株,副溶血弧菌2株),8—10月分离到5株鰤鱼诺卡氏菌,此外5月还分离到2株美人鱼发光杆菌。分离到的病原菌普遍对盐酸多西环素和氟甲喹敏感,尤其是盐酸多西环素,5种菌株的MIC50均小于0.06 mg/L;两种磺胺类药物对病原菌的MIC50较往年有明显下降趋势(杀香鱼假单胞菌除外),而两种酰胺醇类药物的抑菌效果一般;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分离到的同种细菌,其耐药性并不完全一致。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药物的感受性存在差异化,因此在药物选择及剂量上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不可盲目用药。该结论将为养殖过程中某阶段特定细菌性病害防控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规范、精准使用渔用抗菌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良好农业规范(GAP)在虾鳖混养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水产品及其产业的健康发展,水产养殖过程则直接影响到水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安全水平。良好水产养殖生产规范,作为国际通用的从生产源头加强水产品和食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其应用必将大大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近年来,针对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河蟹土池育苗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海 《水产科技情报》2004,31(5):209-209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的河蟹人工繁殖研究先后解决了亲蟹饲养运输、交配产卵、越冬孵化、幼体培育和蟹苗暂养等一系列技术问题;90年代后期,河蟹土池育苗技术日趋成熟,给河蟹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总结前几年河蟹土池育苗经验的基础上,在布苗、饵料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2003年7口试验池塘,总面积7亩(15亩=1公顷,下同),共育出大眼幼体226kg,平均亩产32.4kg,产值13.56万元,利润5.03万元。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冬闲育苗厂及设施开展日本囊对虾大规格苗种培育,不仅提高了育苗厂的利用效率,更为外塘春造虾养殖提供大规格优质苗种,缩短池塘养殖周期,达到提前上市销售的目的,满足市场需求。本文介绍了工厂化日本囊对虾大规格苗种越冬培育技术,包括培育设施、放苗前准备、放苗、培育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南美白对虾主养区虾肝肠胞虫(EHP)、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的流行规律,2021年3—9月,在宁波市鄞州、象山、宁海、奉化等地区的15个养殖场共采集119批次南美白对虾养成期样本,采用PCR方法检测EHP和DIV1。结果显示:EHP批次阳性率为26.9%(32/119),DIV1批次阳性率为10.9%(13/119),EHP+DIV1混合感染批次阳性率为2.5%(3/119);EHP批次阳性率在各个养殖区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象山的DIV1批次阳性率最高,为30.4%(7/23),显著高于奉化(P<0.05),但与其他两地差异不显著(P>0.05);EHP批次阳性率在体长3 cm以上的虾样中显著高于小于3 cm的虾样(P<0.05),而DIV1批次阳性率在不同体长对虾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EHP批次阳性率4—5月显著低于6—9月(P<0.05),DIV1批次阳性率7—8月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EHP在体表发红症状的批次中未检出,在其余症状的批次中均有检出,DIV1在有体表发红症状的批次中阳性率较高,为91.0%(10/11)。结果表明:EHP在宁波市流行严重,主要流行于体长大于3 cm的养殖中后期对虾,前期感染症状不明显;DIV1流行得到一定的控制,现主要流行于体长3~6 cm的对虾,体表发红是DIV1感染的重要病症;两种病原在夏季都有较强的流行趋势,需针对性加强防控。本监测初步掌握了宁波市南美白对虾中EHP和DIV1的流行规律,为宁波市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