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种猪管理问题   1.1 配种时间不当   农民大都是有早配种早收益的思想,所以大部分都是种公猪、种母猪配种过早,导致母猪配种率低、产仔少、仔猪初生重小,种公猪利用年限短、品质下降等问题.   ……  相似文献   
2.
为使哺乳仔猪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断奶重,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长特点,进行精心养育,是快速育仔的基础工作,使仔猪最终达到哺乳期成活率达95%以上。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体重6.0千克以上,4周龄断奶平均体重7.0千克以上。1防压和保温仔猪出生后,母猪踩死、压死仔猪多有发生,一般占死亡总数的10%~30%,甚至高达50%,多发生在出生后一星期之内。  相似文献   
3.
4.
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养猪业是畜牧业的重要产业部门。目前,我国养猪业发展迅猛,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养猪业面临着困境,即环境问题、品质与健康问题、效益提高问题。解决养猪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变废为宝,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不增加投入,还能降低劳动强度并培养出健康无病的猪,且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这些一直是畜牧科研者和广大养猪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本课题通过营养调控、发酵床生态养猪、防疫保健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等项措施的综合运用,来解决养猪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改善猪舍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猪肉品质及养猪经济效益,进而达到饲料种植、养猪生产、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的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宝荣  宋言 《猪业科学》2007,24(6):86-88
我国是养猪大国,养猪数量和头数均居世界第一位.品种有上百个,目前仍有72个地方猪种,列入《中国猪品种志》有48个.这些地方猪种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我国地方猪种对世界优良猪种的选育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就目前来说,在PIC配套系选育中,其母系中就有我国梅山猪血统.梅山猪和东北民猪被国外引入后,许多国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研究.法国农业科学院目前用梅山猪经过一系列的杂交选育后,正在培育"中欧猪".  相似文献   
6.
选种指数在长白猪,约克夏猪高产系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畜多性状的选择过程中,指数选择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它根据个体多个性状的育种值合并成一个数据,以该数据代表个体总的遗传性能,也称为综合育种值。利用综合选种指数对家畜进行选育,在国外从40年代已开始应用,我国在家畜选种上的应用也有近20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年来应用的比较广泛和深入,对家畜品质的改良和生产性能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收到明显效果。长白猪、约克夏猪是我国6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瘦肉型品种猪,现分布全国各地,虽经多年多次引种和风土驯化,适应性增强,但生长速度和胴体瘦肉率大幅度下降,日增…  相似文献   
7.
8.
9.
为了探索高寒地区冬季以简易猪舍培育肉用型后备猪的科学方法,我们于1986年10月至1987年2月,在省畜牧研究所实验牧场进行了冬季用塑料棚简易猪舍培育后备猪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 1、供试猪供试猪选自1986年秋产汉普夏仔猪,计19头(公11头,母8头)。试猪生长发育正常,大小均匀,健康无病,平  相似文献   
10.
过度蒸馏酒糟,是指常规烧酒出锅之后的酒糟,又重复当成烧酒的副料,再拌上渣子进行烧酒,重新进入制酒工艺的循环。出一次酒糟至少需20天,重复使用可达2~3个月。此期酒糟的颜色发黑,稻壳发软。据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实验牧场从1985~1988年的长期喂饲观察,此种酒糟对妊娠母猪影响很大,所生仔猪在生后2—3天内发生“往后坐”的疾病(类似仔猪阵挛症)。现将具体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