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探明叶尔羌河流域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体内寄生线虫(Nematodes)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类型,于2019年5月-2020年7月对叶尔羌河长身高原鳅进行3次采样,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长身高原鳅感染线虫情况和分布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捕获的414尾长身高原鳅中共检出2种线虫,分别为杆咽线...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单式指环虫在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鳃部寄生的空间分布特点, 于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6 月对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斑重唇鱼进行了 3 次取样调查,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斑重唇鱼鳃部寄生单式指环虫(Dactylogyrus simplex)的感染情况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检查的 325 尾斑重唇鱼中, 共检出 3994 只单式指环虫, 总感染率和平均感染丰度分别为 67.7%和 12.3±1.2; 左鳃及右鳃的感染率分别为 59.4%和 57.2%, 两者之间的感染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 在各鳃片中, 鳃Ⅰ(最靠近鳃盖的鳃片)、鳃Ⅱ的平均感染丰度显著高于鳃Ⅳ(P<0.01); 单式指环虫随着宿主的生长, 其感染率、感染丰度和强度先上升, 后下降, 在 13~18 cm 体长组达到最高, 但是各体长组间的感染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 单式指环虫对宿主左右鳃和年龄没有选择偏好性, 但在鳃片分布上更偏好寄生于鳃Ⅰ和鳃Ⅱ, 单式指环虫在宿主种群中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3.
应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的锚首虫进行鉴定分析,为河鲈(Perca fluviatilis)的生态保护和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对额尔齐斯河河鲈寄生的锚首虫进行了调查,发现河鲈鳃部有锚首虫物种寄生,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鲈锚钩吸虫。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河鲈鳃部寄生的鲈锚钩吸虫的总体、不同体长段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结果显示,河鲈共感染了1种锚首虫,为鲈锚钩吸虫,总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感染丰度分别为18.56%、(2.78±3.17)只/尾和(0.52±1.7)只/尾,左鳃及右鳃的感染率分别为12.37%和13.40%,两者之间的感染丰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鳃片中的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感染丰度值相差不大;鲈锚钩吸虫在所有体长组之间及左鳃Ⅳ各体长组之间的感染丰度呈显著性差异(P<0.05);鲈锚钩吸虫对宿主左右鳃没有选择偏好性,且在宿主种群中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其中聚集分布占主要的地位,仅有左鳃Ⅰ和鳃Ⅲ、右鳃Ⅱ、L≤8 cm体长组中呈现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