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let-7是时序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在促进幼体向成体转变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探讨let-7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从幼体到成体转变的变态发育过程的影响,本实验对let-7进行了克隆与表达研究,并预测了其可能的靶基因.利用普通PCR技术从牙鲆中成功鉴定出let-7及其前体序列,...  相似文献   
2.
6种鱼鳃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河(鱼屯)、剑尾鱼、斑马鱼、白缘(鱼央)、拟缘(鱼央)以及黑尾(鱼央)的鱼鳃进行了比较观察.斑马鱼和白缘(鱼央)鳃丝外具有凸起的平行卷曲状上皮,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鳃小叶排列数量多少的顺序是:拟缘(鱼央)、黑尾(鱼央)、剑尾鱼、河(鱼屯)、斑马鱼、白缘(鱼央);白缘(鱼央)单单个鳃小叶面积最大;河(鱼屯)和剑尾鱼鳃弓表面具有纤维状条纹,斑马鱼比较光滑,而白缘(鱼央)、拟缘(鱼央)以及黑尾(鱼央)则具有起伏的沟纹,白缘(鱼央)尤其明显.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鱼央)属作为底层肉食性鱼类,其鳃的结构具有诸多特异性,以适应低氧、浑浊、少光、浮游生物丰富的水底栖息环境.其中,白缘(鱼央)的鳃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较高的摄氧效率.  相似文献   
3.
MicroRNAs(miRNAs)通过抑制编码基因的转录调控关键的生物学进程。研究发现,let-7是时序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在促进幼体向成体转变的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Solexa测序技术从牙鲆中成功鉴定出let-7家族的10个成员((let-7a,let-7b,let-7c,let-7d,let-7e,let-7f,let-7g,let-7h,let-7i,let-7j)。相对于let-7家族其他成员,let-7d的拷贝数最多,推测其在牙鲆发育过程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let-7d在牙鲆变态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结果发现,在对照组和甲状腺激素处理组,let-7d的表达模式类似:前5个时期(孵化后17 d,17dph;变态Ⅰ期,20 dph;变态Ⅱ期,23 dph;变态Ⅲ期,29 dph;变态Ⅳ期,36dph)表达量逐渐上升;变态晚期(36 dph)达到高峰;变态结束(41 dph)表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定量结果显示,甲状腺激素下调let-7d的表达,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对牙鲆不同组织中let-7d的表达情况分析表明,let-7d主要存在于牙鲆的头部(脑,鳃,心脏)。靶基因预测发现,在目前已公布的482条牙鲆mRNA序列中,其中有30条mRNA的3’非翻译区(3’-UTRs)存在let-7d结合位点。这些预测的靶基因涉及到发育过程的许多方面:蛋白折叠,细胞分化,信号转导,病毒免疫反应和信号通路等。这些结果说明,let-7d在调控牙鲆从仔鱼向稚鱼转变的变态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染色体显微分离与显微克隆、染色体连锁图谱、染色体原位杂交、染色体涂染、染色体的基因定位以及染色体的片段转移等几个方面,分别综述了染色体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进展,并展示了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鱼央)属4种鱼SRY、SOX和HOX基因同源序列的PCR扩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根据人类SRY基因HMG保守区序列、HMG-box序列以及HOX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3对引物,分别对白缘(Liobagrus marginatus)、大拟缘(Liobagrus marginatoidesW u(b ig))、小拟缘(Liobagrus margina-toidesW u(sm all))、黑尾(Liobagrus nigricauda)4种鱼的雌雄基因组进行了PCR扩增。结果在4种鱼的雌雄基因组中发现1个1 200 bp左右的SRY基因同源序列片段,3个分别为200 bp、500 bp和1 200 bp左右的SOX基因同源序列片段,2个分别为150 bp和200 bp左右的HOX基因同源序列片段。对结果进行分析显示:SRY、SOX和HOX基因同源序列在4种雌雄个体间和种间无性别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并且在SRY和SOX基因同源序列中可能含有内含子。  相似文献   
6.
三角帆蚌内脏团不同部位插核育珠对珍珠囊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omingii)内脏团不同部位进行插核, 研究各组珍珠囊形成、结构以及珍珠质沉积的差异, 从而确定出有利于珍珠形成的插核核位。实验选取内脏团5个部位(I: 斧足内脏团前端; II: 斧足内脏团中部; III: 近生殖腺部; IV: 近胃部; V: 近肾部)进行插核, 并分别在插核后第205090150 (thd)采集内脏团插核部位进行组织固定, 利用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不同插核部位珍珠囊结构及珍珠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 (1) 插核施术后20 d, II组插核位点最早形成单层低柱状上皮细胞, 为次生珍珠囊; (2) 插核施术后50 d, IIIIII组均形成了珍珠囊上皮细胞, IVV组插核位点未出现类似的柱状细胞。其中IIIII组珍珠囊上皮细胞前端含有大量体积较大的颗粒物; (3) 插核施术后90 d, IIII组珍珠囊细胞间出现大量细胞间隙, III组珍珠囊表皮细胞具有多核现象的细胞数量增多, IIIII组上皮细胞中颗粒物数量增多, IVV组插核位点形成了复层扁平上皮细胞; (4) 插核施术后150 d, IIII组珍珠囊内表皮细胞间隙变少。II组珍珠囊上皮细胞游离端存在大量的微绒毛, 其与III组相似, 珍珠囊上皮细胞细胞核明显增多, 颗粒物减少。该时期, IV组在插核位点上形成了不连续的低柱细胞、V组插核位点仍未出现珍珠囊细胞。(5) 三角帆蚌在插核术后养殖150 d, IIIIII组珠核表面出现明显的珍珠质沉积, IIIII组珍珠质沉积均匀, I组不均匀, 并且II组沉积的珍珠层厚度(0.85 mm±0.06 mm)显著大于IIII(P<0.05; 0.62 mm±0.07 mm, 0.56 mm±0.03 mm), IVV组珠核表面没有珍珠质沉积。研究结果表明, 三角帆蚌内脏团不同插核部位珍珠囊上皮细胞的形成存在明显差异, 斧足内脏团前端、斧足内脏团中部以及近生殖腺部插核能形成完整的珍珠囊结构并沉积珍珠质, 其中斧足内脏团中部插核更有利于珍珠的生长。本研究旨为淡水珍珠贝的内脏团育珠研究工作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NR4A1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在信号转导早期通过对靶基因的特异性转录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中克隆了NR4A1基因c DNA序列,检测了其在牙鲆变态中和成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了其在外源甲状腺素(TH)以及硫脲(TU)处理仔鱼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牙鲆NR4A1 c DNA全长3264 bp,编码568个氨基酸;牙鲆NR4A1基因与其它物种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在系统进化树中与鱼类聚为一支;牙鲆NR4A1基因在成鱼心、肌肉和鰓中高表达;在变态过程中,NR4A1水平逐渐升高,且在25 dph达到最高,之后逐渐降低;TH组中的NR4A1基因水平在变态早期和高峰期显著低于正常组,TU组的水平在变态中后期和结束期显著高于正常组;TU组中变态被抑制的仔鱼在正常海水和0.1 mg·L~(-1)TH海水中饲养6 d后,能够顺利变态,且NR4A1基因在拯救组(TU抑制变态仔鱼在正常海水和0.1 mg·L~(-1)TH海水中饲养)中的表达水平与TU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与正常组中同时期的水平一致。结果表明,牙鲆NR4A1基因可能在仔鱼变态调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研究鱼类变态发育的理想模型,其右眼移位及生活习性的改变受甲状腺激素(TH)调控。同时microRNA (miRNAs)在变态期间发挥关键性作用。为研究TH、pol-miR-124及Otx2在牙鲆变态中的调控机制,本实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pol-miR-124潜在靶基因Otx2,首先利用qRT-PCR检测在牙鲆各组织、正常变态及外源TH处理仔鱼后pol-miR-124和Otx2的表达模式。然后克隆400 bp含有“种子序列”的Otx2 3′UTR区序列,构建野生型重组载体pmirGLO-Otx2并转染293T细胞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确定靶向关系。qRT-PCR结果表明: pol-miR-124和Otx2均在脑和眼睛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在仔鱼变态28 dph表达量最高与变态进程相一致;TH作用下,在20 dph、24 dph时期, pol-miR-124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而Otx2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在28 dph、32 dph、36 dph时期, pol-miR-124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但Otx2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两者呈现出相反的表达趋势;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pol-miR-124靶向负调控Otx2。本实验旨为揭示牙鲆视觉感光系统的发育机制奠定研究基础,同时为探讨牙鲆变态发育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集中在温度、激素以及性别连锁基因、BKM、ZFY、芳香化酶基因、H-Y抗原、Sox、SRY、DMRT1、DMY、DAX-1、核受体基因家族、SF-1和WT-1等性别决定基因对性别分化的调控方面,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则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这些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鱼类决定机制提供了基础和手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索.阐述了近些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因子及其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并对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前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做了简述,以期为系统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河(鱼屯)、剑尾鱼、斑马鱼、白缘(鱼央)、拟缘(鱼央)以及黑尾(鱼央)的鱼鳃进行了比较观察.斑马鱼和白缘(鱼央)鳃丝外具有凸起的平行卷曲状上皮,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鳃小叶排列数量多少的顺序是:拟缘(鱼央)、黑尾(鱼央)、剑尾鱼、河(鱼屯)、斑马鱼、白缘(鱼央);白缘(鱼央)单单个鳃小叶面积最大;河(鱼屯)和剑尾鱼鳃弓表面具有纤维状条纹,斑马鱼比较光滑,而白缘(鱼央)、拟缘(鱼央)以及黑尾(鱼央)则具有起伏的沟纹,白缘(鱼央)尤其明显.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鱼央)属作为底层肉食性鱼类,其鳃的结构具有诸多特异性,以适应低氧、浑浊、少光、浮游生物丰富的水底栖息环境.其中,白缘(鱼央)的鳃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较高的摄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