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研究的实践告诉我们,随着试验因素及其水平数量的增多,处理组合数将按照几何级数增加,例如a个因素各b个水平试验将有a~b个处理组合,如果再设置若干重复,其组合数之多,试验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势必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讲中,我们曾经提到因试验因素的多少而把试验研究分为单因素、多因素和综合性试验三大基本类型。为了方便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根据试验单元在空间的排列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传统应用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试验,探索了林檎叶浸出物对饮料抑菌防腐的效应.以饼干、鲜葡萄汁、米饭、蔗糖、琼脂作培养基,并以茶作对照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林檎叶的浸出液具有较明显的抑菌效果,以林檎叶为主要原料研制的饮料产品,在自然条件下存放60d,经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所检验,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各个教学实验室承担的实验项目,以及基础与提高、近期与中期、国产与进口、室内和室外并举的原则,以30人为一个教学班,其实验室装备标准为:总计仪器设备519台件套,总金额约113万元,人均占有3.76万元;其中室内部分为424台件套,金额约80.5万元,占总金额的7I%,人均占有2.68万元;而教学用、教学科研兼用.科研用的比例为6:2:2。  相似文献   
5.
为了查明采茶季节内,茶叶品质指标与不同磷肥施用量的关系。作者在全苏茶叶及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化部42号茶叶试验区进行试验。试验以每公顷施氮300公斤和K_2O200公斤为对照,试区分别在对照的基础上增施相当于P_2O_5120—960公斤的过磷酸钙。1933—1935年每年按上述用量施用磷肥,1953年和1965年分别按上述用量再次施用磷肥。1977—1978年的采茶季节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进行样品单宁、水浸出物的百分  相似文献   
6.
根据许多研究者的资料,茶树修剪物质数量的变异与修剪类型、茶类采扎方法、老叶的采摘、施肥等情况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不进行冬耕的土壤上,茶树行间修剪材料的动态与茶树郁闭程度有直接关系,郁闭茶园修剪材料的积累比稀疏茶园多得多。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种植方式下,茶树的生态条件是不同的,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为了确定茶树最适宜的密度和种植方式。1942年  相似文献   
7.
茶树根表微生物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言土壤是一个无机、有机、生物复合体,由于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使之表现出相应的生物活性。高等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料,同时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造就了特殊的生态条件。植物根在土壤中的穿插,挤压作用,根系的脱落物和分泌物为微生物创造赖以生存的理化条件,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则使有机物质无机化,为植物提供可给态的养料,并可分泌刺激素和抑制素、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可见,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土壤中的微生物类群和数量,往往因土壤类型,植物种类而变化。为了便于  相似文献   
8.
1.茶树光合作用的昼夜变化,随着温度等条件为转移,光照强,温度较高,则光合作用进行最强。因而一天当中8~10时,14~16时为光合作用的两个高峯。2.丰产茶园和一般茶园的茶树,光合作用进行在早晨和下午的两个低峯时,二者强度相差不大,而高峯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则丰产茶树远高于一般茶树。3.在阴天、雨天及月夜等弱光条件下,茶树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1988年2月,国家教委下达了“七·五”期间重点研究课题《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软科学课题,《教学实验室设计标准与配置方案》二级子课题,我们选定了本院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经两年的工作,已制定出《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室设计与装备标准》方案,于1990年5月由省教委主持通过专家鉴定。 我院茶学专业创办于1956年,师资力量较强,经过多年的建设,教学设施较为完善。在教学改革方面,1982年由学院决定成立茶学实验课教研室,设置新的系一级管理的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室。教研室根据茶叶生产特点,制定了《茶学专业知识及能力模式图》,  相似文献   
10.
茶叶的抑菌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茶叶是一种保健饮料,同时还具有药效,不仅对常见病有一定疗效,而且还能治疗某些“顽症”。古今中外文献对茶叶的消炎杀菌效果已有大量记载,但多停留在疗效方面的描述。近年来已开始研究茶叶综合成分或茶多酚粗制混合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初步探索了不同茶类与贮藏时间对几种细菌的抑制作用,期望为不同细菌引起的疾病患者有针对性地饮用茶叶提供指导,并为进一步研究摸索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