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间套复种条件下.小麦的生态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品种选育目标要作相应地修正.应具有一些特殊性状.即耐晚播、早熟、半矮秆、抗病抗逆.优质高产。在亲本选配时.需有弱冬性品种参与.采用弱春性与半冬性品种杂交、南北地理远缘杂交、冬春杂交的方式.使遗传基础更加丰富.在选育方法上采用改良系谱法.即F_3、F_4代穴播、分离世代选穗.以扩大杂种各世代群体,扩大鉴定圃。早茬播种条件下.选择优良系统;晚茬播种条件下进行鉴定和品比。  相似文献   
3.
杂种后代的选育是小麦育种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选育小麦杂种后代大多沿用系谱法,点播家系多次选株,费工费地,群体规模受限制,影响选择效果。如何提高选择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是育种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于1985年开始进行改革选育方法的探索,到1989年秋播时杂种后代种植和选育方法都做了较多的改变。现将其做法报  相似文献   
4.
一、组织机构 小麦项目下分为作物、基础支持、联合协作、地区及双边项目五部份。其中后三项为一大部份,负责中心以外事务。基础支持部分包括种质资源、国际圃、远缘杂交、品质分析及资料分析等,为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材料和必要的支持。作物部分包括  相似文献   
5.
6.
<正> 小麦白粉病在世界各麦区广泛流行。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高产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和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小麦白粉病急剧加重。近年来,我国黄淮麦区和其它麦区,白粉病危害有加重趋势,叶锈病也已逐渐上升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在湖北、山东、河北省等都曾造成流行和减产。目前,抗这两种病的小麦品种还较少,理想的抗源材料很缺。我室经过连续三年的抗病鉴定,筛选出一些综合性状较好的抗病材料,1986—1987年度,经全国联合鉴定单位(烟台地区农科所、甘肃天水地区农科所等)  相似文献   
7.
中育3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利用鲍思敬,杨兆生,范和君(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近年来我们采取利用在黄淮地区性状表现优良的大面积推广品种与引进的国外新材料进行地理远缘杂交,杂种后代增大群体,多点鉴定等措...  相似文献   
8.
鲍思敬 《小麦研究》1996,17(2):13-17
本文简要分析了黄淮麦区当前小麦生产上的不安全因素,阐述了小麦生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及外界条件对激素系统的影响。提出运用化控技术影响激素系统,调控生育过程,增强抗逆性,达到安全高产,并提出小麦系统化学调控的设想,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投入,使小麦产量,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室育成一批丰产、早熟、抗病、优质的新品系,正在黄淮麦区试种,其中几个品系具有某些突出的性状,可作为亲本资源利用,现介绍于下。1.85中33 组合为(欧柔/北京8号)/(LK338/730-04)F_3。偏春性长势强,早熟,耐迟播,是适合晚播的早熟品系。高抗  相似文献   
10.
在育种实践中设计出的“改良系谱法”以选穗、穴区以及穗行为主要特点,即改选株为选穗,改双行点播为穴区种植,改株行为德行,较大幅度地增大了杂种各世代的群体,扩大了鉴定圃的规模,提高了育种效率。通过对8个主要性状在穴区种植与行区种植之间的相关性、遗传力、遗传进度等分析,论述了 各项改革措施的理论依据。通过此法已选育出适应不同水肥和生态条件的小麦新品系,有3个品系通过了 省级区试,正参加省级生产示范、表明“改良系谱法”在小麦育种早代选择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