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农作物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采用野生型金钱吊芙蓉为母本,栽培种红麻青皮三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杂交种子,从F_1起是自交产生各世代。 实验结果:金钱吊芙蓉2n=72,红麻2n=36,F_12n=54的占77.8%,少于2n=54的  相似文献   
2.
红麻短光照制种是近三年来试验研究成功的一项新技术。曾在华北、东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十多个省的部分麻区试验,都取得了可喜成效。最近《中国麻作》编辑部收到各地读者来信,询问这方面的一些问题,我们受编辑同志的委托,综合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红麻(2n=36=32 4SAT)与金钱吊芙蓉(2n=72=70 2SAT)种间远缘杂交,产生 F_1(2n=54=51 3SAT)的精卵结合杂种。稳定蓝花型株系的染色体2n=36=30 6SAT,具三对随体染色体,其中两对随体在 Giemsa 染液中呈深着色,与红麻的随体相同,来自红麻的基因,另一对随体较小,在 Giemsa 染液中呈浅着色,与金钱吊芙蓉随体相同,显然是红麻的一对染色体被金钱吊芙蓉的一对随体染色体所代换,获得了远缘杂种异代换系的新种质资源,同时获得杂种 F_(10)有特异性状或优良性状的株系240个,其中稳定系12个,共有5种表型,高产系3个。  相似文献   
4.
从马德拉斯红茎(♀)×华农一号及苏联21(♀)×马德拉斯红茎的第五、六代中,分别选出抗炭疽病的优良洋麻新品系4—38及176—10,并进行了杂交后代成熟期、植株高度及抗病性等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观察。  相似文献   
5.
红麻短光照制种是近三年来试验研究成功的一项新技术。曾在华北、东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十多个省的部分麻区试验,都取得了可喜成效。最近《中国麻作》编辑部收到各地读者来信,询问这方面的一些问题,我们受编辑同志的委托,综合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红麻南种北植后,就地不能留种的技术问题,以植物光周期理论为基础,研究在大田条件下,进行光周期诱导对红麻生长发育及构成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指出,晚熟红麻品种青皮三号的临界光期为12~13小时,在北方短光照条件下,生育期比两广地区缩短一半左右(112~115天),其花芽诱导的最低暗期天数:子叶阶段处理15天,4~8片真叶处  相似文献   
7.
红麻为短日性植物。不同品种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生态类型。研究红麻不同品种类型对光温条件反应,以进一步掌握品种种性,为选种和引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红麻为短日性植物。不同品种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生态类型。研究红麻不同品种类型对光温条件反应,以进一步掌握品种种性,为选种和引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植物种、属间杂交,有的杂种在 F_2群体表型上与染色体数目间有相关性的分离。木槿属种间杂种 F_2植株表型与染色体数目,是否也有相关未见报导。为探讨金钱吊芙蓉(Hibisius radiatus)×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杂种 F_2群体表型与染色体数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0.
前言应用植物种,属间杂交做为育种手段,已成为世界上培育新物种和新类型的有效途径。为选育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纤维产量高,品质优良的黄麻、红麻新类型,以锦葵科木慬属的红麻、玫瑰麻,金钱吊芙蓉等种和田麻科黄麻属的长果种,圆果种进行种间杂交。同时,还结合探讨红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