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10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身患重病的打工妹妻子,博士丈夫用行动证明:救活我的爱人,这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相似文献   
2.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局公布了2006年度资助的科研项目名单,广西大学有23个项目获得资助,经费总额达501万元,此次的受助项目数和经费总额均为历年最高。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下喷施乙烯利对甘蔗分蘖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甘蔗分蘖初期,分别对桶栽甘蔗ROC 22和ROC 10叶面喷施0mg/L、100mg/L、200mg/L、400mg/L乙烯利,以探讨乙烯利对两个甘蔗品种分蘖及根系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和复水后,乙烯利处理都促进甘蔗分蘖芽的发生;促进ROC 22根系和株高的生长,而ROC 10用乙烯利处理的则不及清水处理的好;促进甘蔗生物量的增加,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甘蔗茎基部茎径生长的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4.
选用ROC16、ROC22两个甘蔗品种,分别施用45、75、105 t/hm2糖蜜酒精废液。在甘蔗苗期分3次取样测定叶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45和75 t/hm2浓度糖蜜酒精废液处理极显著提高了ROC16新植蔗多酚氧化酶活性,75和105 t/hm2处理则显著提高了ROC22宿根蔗的多酚氧化酶活性;45 t/hm2处理显著提高了ROC22宿根蔗苗期后期(5月22日)的过氧化物酶活性;3种浓度酒精废液都极显著提高了ROC16新植蔗的过氧化氢酶活性,45和75 t/hm2处理极显著提高了ROC22宿根蔗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处理105 t/hm2极显著提高了甘蔗的分蘖率。定量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苗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常规施肥处理的效果,而且还能大大降低甘蔗的生产成本。糖蜜酒精废液在甘蔗生产中的利用前景是广阔的,但在国内还只是起步阶段,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法酿造南瓜酒具有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好、风味独特、酒味醇厚绵甜、后劲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1971年春,溧水县用3年生实生毛竹苗营造毛竹林,目前约有200亩,每亩立竹800株以上,新竹生长旺盛,平均高度7米左右,胸围14厘米左右,已进入成林成材阶段,充分显示出了实生毛竹造林发展速度快,生命力强的优越性.图为溧水小茅山、观山庙9年生实生毛竹林一瞥.  相似文献   
7.
以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逆境胁迫诱导表达基因rd29A的启动子片段,将其克隆到pUC19质粒中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启动子片段大小为937bp,与已报道的该启动子序列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8%。  相似文献   
8.
属性识别理论在闽江沙溪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属性识别理论和属性识别准则,对闽江沙溪段支流水中11个典型断面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建立属性识别模型.模型评价结果为,8个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标准,可作为饮用水源,而另3个断面水质均超标.评价结果与模糊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一致,说明属性识别模型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同时,通过11个断面水样在254 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分析可知,其主要污染物均为无机物.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抗性基因序列变异的分析与认识是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基因资源的基础。对来源于云南省56个县(市)的218份地方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第二编码区功能位点区段的609个碱基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在此序列上有18个变异位点,存在46种DNA单倍型和28种蛋白类型,其中DNA单倍型Pita-H1、Pita-H2、Pita-H6频率较高,三者比例分别为17.89%、29.82%、20.18%,合计67.89%,是云南的优势单倍型,而其他单倍型频率较低,频率0.46%~3.67%。携带Pita抗性基因(编码区第2752位功能位点碱基为G)的品种共61个,占供试材料的27.98%,其中39个品种(占63.93%)与越南抗性品种Tetep序列一致。Pita抗性基因在水稻各亚种和生态型中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籼稻中的频率为35.06%,粳稻中为24.11%,水稻中31.03%,陆稻中21.92%,黏稻中30.77%,糯稻中18.37%。Pita抗性基因在云南省广泛分布,36县(市)检测到了Pita抗性基因,但南部地区频率高于其他地区,且有的县频率较高,呈小集中的特点,海拔2200m以上的7个品种未能检测到Pita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0.
紫花苜蓿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为受体材料,以含gus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PZP221为外源基因供体进行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研究.于授粉后6h、9h、12h、20h、24h、28h、32h、48h滴加质粒DNA溶液,荚果成熟后收获转化种子,分别使用2套引物对To代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20~48h所得到的To代植株均具有较高的转化频率,其中授粉后32h导入质粒DNA所获得的转化率最高,为16.7%,PCR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