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1.
本文在概要回顾浙东棉区棉花生产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棉花生产滑坡的原因,提出了稳定该区棉花生产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结果表明移栽棉地膜、露地栽培、直播地膜栽培较直播露地栽培早熟,开花结铃高峰勘交直播露地栽培提前10天左右,与最佳开花结铃时间比较吻合,结铃空间分布佳,结桃数多,优质铃比例高,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获得高产主要通过增加伏前蕾,伏期花提高伏期桃和总桃,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研究了棉花大铃铃重的变异、分布规律及其对籽棉性状、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铃铃重和正常铃的一样,统计分布的偏态系数Sk=μ3/S^3〈0为负偏态,铃重分布接近对称,统计分布的峰态系数εk=μ4/S^4-3〈0铃重分布具有负峰态,与正态分布相比较为平坦,无论是大铃还是正常铃,铃重与衣分,百粒子棉重,麦克隆值等之间呈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一、棉花生产的历史与现状我县植棉已有700多年历史。解放前,发展缓慢,至1949年,亩产皮棉16公斤。解放后,发展迅速,1957年亩产皮棉50公斤,成为全国第一批超纲要的县。60年代,全县年均植棉42.5万亩,亩产皮棉57公斤,总产47.9万担,产值9812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6.4%。70年代棉花生产有所下降。自  相似文献   
6.
早发、稳长、不早衰,是棉花争三桃、夺高产的生育规律,这是定性的反映。在每一个生育阶段必有特定的量的反映,比如以8月15日单位面积硬桃+50%幼桃的多少来估测当年产量稳定度及高低;以7月15日有无硬桃  相似文献   
7.
8.
9.
移栽棉地膜栽培与露地栽培的对比,或直播地膜与直播露地的对比,前人已有不少著述,但对四种栽培体系在相同的栽培环境条件下进行比较试验,少有报道。本试验旨在比较四种栽培体系在棉花生产上的增产效应,探索其生育规律和特点,从中选择出适合我地的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分别表示达0.1、0.05和0.01水平显著。由此可见,增广设计导入棉花良繁,既提高了选系(株系或株行)比较、鉴定的准确性,又为系统育种提供了较好的材料。2寓系统育种于良繁三圃制方法获得的优系,尚需2年品系比较试验,方可参加区试。株行圃和株系鉴定圃引入增广随机区组设计,可以在品种部分安排几个需要比较的优系(或品系),因为增广随机区组设计品种部分属标准化随机区组设计,所以,品系比较试验插入其中,完全可以达到品比目的。这样,增广设计成了联系良种繁育和系统育种的纽带。为了作1990年选得的优系比较,1991年株行圃增广设计的品种部分,安排了品系比较试验:品种数(v)为8个,其中1个为中棉所提供的中棉所12原种,其余7个为中棉所12优系(包括外单位提供的2个优系)。选系(株行)数(v1)422个,分为4个区组。由于增广设计品种部分属标准化设计,因而可作常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品系项F测验极显表4品系比较试验方差分析(1991)著,说明品系间存在较大的选择潜力,需作多重比较。由表5可见,原种场选出的5个优系均比中棉表5品系间产量比较(1991)所12原种显著增产,其中3个优系增产极显著,表明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