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鲜食毛豆、大葱一年两种两收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中,鲜食毛豆一般每1/15公顷(1亩)产鲜荚800~1000千克,大葱可达5000~7500千克,产值比小麦、玉米一年两作高4~5倍.……  相似文献   
2.
国外种质在山东大豆育种中的遗传贡献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4个国外大豆品种和种质被广泛应用于山东大豆育种研究和生产,共衍生出26个大豆品种,占山东省大豆育成品种的33 3%。衍生品种的播种面积占山东省大豆播种面积的40 2%。国外种质在山东省大豆育种中的细胞核遗传贡献值为10 751,细胞质遗传贡献值为2。  相似文献   
3.
在大豆苗期和初花期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夏大豆害虫,测定其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齐黄34控制区株高、分枝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产量,分别比对照区显著增加9.3%、25.8%、15.8%、26.8%、33.2%、9.1%、33.0%,无效荚数显著降低18.5%,药剂处理对齐黄34其它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齐黄35控制区株高、分枝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产量,分别比对照区增加13.8%、10.0%、15.8%、16.9%、11.6%、6.0%、16.9%,无效荚数显著降低38.7%,药剂处理对齐黄35其它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苗木立枯病的频发、危害性大,结合我县近年来针对此病的具体防御措施,从苗木立枯病的类型、病原、发病规律、防御措施等方面行文,综合介绍、全面认识苗木立枯病,只有如此才能把苗木病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关联分析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联分析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对QTL进行定位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关联分析在材料选择、群体结构分析、标记应用、表型分析、统计方法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种植面积筛选出20世纪40年代以来我国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大豆品种113份,通过系谱分析,归纳出大面积种植品种的直接亲本和祖先亲本.结果表明,大面积种植品种比普通品种拥有更多的祖先亲本,遗传基础更丰富;新近育成的大面积种植品种比早期育成的大面积种植品种遗传基础更丰富;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种植品种比东北地区大面积种植品种的遗传基础更为丰富.以大面积种植品种作为“平台亲本”培育的新品种更容易在生产上种植应用,更有希望成为新的大面积种植品种.各生态区间的种质交流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喷施硒肥对齐黄34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齐黄34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分别喷施同样浓度的富硒王植物多抗营养液,试验结果分析发现,不同处理间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硒含量差异显著,而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跃进5号是山东省选育出的优良大豆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33.3万hm2(8000万亩),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跃进5号在全国7个省市衍生出103个品种,其中高蛋白品种21个、高脂肪品种6个、蛋脂双高品种42个,在大豆品种改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结介绍了跃进5号及其衍生品种概况,为大豆育种和优异骨干亲本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谷硕  陈小姝  朱鹤  王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10-12711,12754
[目的]探讨小绒泡菌子实体和菌核诱导。[方法]利用液体发酵和有饲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小绒泡菌原质团进行培养,并对其子实体和菌核进行了诱导,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原质团在饥饿条件下,通过对光照和温度的调节获得了小绒泡菌在不同培养温度下形成子实体的最佳条件。小绒泡菌在固体培养基上既可获得子实体也可获得菌核,其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26℃、6000lx和22℃、3000lx。[结论]为农业生产中尽量减少黏菌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农业工作者在种子领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种子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农作物每7~10a就有一次大的更新,每次更新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品质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我国的良种覆盖率已达到了95%以上.回顾我国种子工作的发展历程,认真分析当前种子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找出不足,有利于促进我国种子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