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0篇
农学   15篇
  22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及多糖提取方法对党参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党参多糖最佳的预处理方法为低温冷冻干燥粉碎,与烘干粉碎提取法相比,多糖含量和产率分别提高了14.00%、49.58%。党参多糖提取最佳组合方式为低温冷冻干燥粉碎预处理与碱提取相结合,与常规热水提取相比,党参粗产量、多糖含量、多糖产率分别提高44.74%、61.32%、133.4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低温冷冻干燥粉碎预处理后得到的党参多糖属性,发现处理方法对党参多糖的性质影响不大,但低温冷冻干燥粉碎预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多糖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2.
3.
为进一步推动湖北兰花产业化进程,正确引导宣传保护野生兰花资源,展示湖北兰花资源大省的优势,推广交流兰花知识和种养经验,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兰花专业委员会于2004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在“湖北(武汉)第四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举办了兰花精品展,兰花产业研讨会也于同期召开。  相似文献   
4.
连彩虹  漆文选 《蔬菜》2019,(5):47-50
为发挥渭源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夏季无高温、十分适宜马铃薯种植这一地缘优势,积极响应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针对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相应管理措施严重短缺这一现实,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初步总结出了一套马铃薯综合集成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选茬、精细整地、种块处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田间管理、及时收获、分级贮藏等措施,每667 m2马铃薯产量可提高15%以上,生产的马铃薯块大质优,外形美观,淀粉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口感好,绿色安全,农民的种植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目前渭源马铃薯已成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甘什岭热带低地雨林植物组成与地理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海南岛甘什岭热带低地雨林区域植物群落特征、性质和规律,以期为进一步分析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恢复策略及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在海南岛南部甘什岭自然保护区选择典型低地雨林建立1 hm~2固定样地,进行立地因子和植被调查,并研究其物种组成与地理成分。结果表明:维管植物隶属于65科150属213种,种子植物63科148属211种,分别占海南岛和全国种子植物总科、属、种的32.66%、19.29%,13.56%、4.69%和7.65%、0.78%~0.81%;优势科明显,单种科36个,寡种科24个,共占总科数的92.31%;属内种的变化范围为1~6,单种属最多,占总数的76.00%;科和属的分布区类型均以泛热带分布为主,热带性质占绝对优势,这不同于尖峰岭山地雨林热带-亚热带过度性明显的特点;根据种-面积曲线研究表明,甘什岭热带低地雨林最小取样面积为范围在3 600~6 400 m~2之间,其上限高于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的4 000 m~2最小面积;相较于山地雨林,其植物种类较丰富,地理成分更复杂。  相似文献   
6.
7.
为探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茎基部和根部灰霉病的病原菌,本文于2019—2021年春季对甘肃陇西县采集的黄芩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运用形态学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3PDH)、热激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和RNA聚合酶亚基II(The second largest subunit of the nuclear RNA polymerase enzyme II,RPB2)多基因方法鉴定,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黄芩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春季发病时表现为地上部分枯死不发芽,靠近地表的根表面呈暗绿色水渍状,随后地下根木质部变软呈黄褐色腐烂,病健交界明显;室内毒力测定表明,97%咯菌腈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0.01...  相似文献   
8.
为研发对枸杞炭疽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制剂,利用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对实验室已分离保存的芽胞杆菌菌株进行室内筛选,并对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生物学功能测定、稳定性测定、抑菌谱测定以及室内离体防治效果试验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菌株F3A对枸杞炭疽病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对枸杞炭疽病菌菌丝的抑制率为62.13%;结合形态学特征、16S rDNA以及gyr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F3A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F3A具有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能力,在含色氨酸和不含色氨酸的金氏培养液中产吲哚乙酸量分别为5.76 mg/L和5.74 mg/L;菌株F3A产蛋白酶和葡聚糖酶的活性较高;菌株F3A连续培养20代后,对枸杞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61.21%,该菌对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esinfectum、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orium fulvum、茄子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黄芪根腐病菌F.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40.71%、53.58%、32.00%、53.00%、79.27%、71.13%和66.08%;菌株F3A发酵液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治疗作用,菌株F3A发酵液1倍稀释液室内预防效果为90.32%;喷施菌株F3A发酵液1倍稀释液3 d和7 d后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8.26%和63.19%。表明菌株F3A有作为开发枸杞炭疽病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从选种、播种前准备、机械化直播、合理种植、确保密度、科学浇水、配方施肥与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收获等阶段介绍了荷泽市夏玉米突破600kg/亩的栽培技术,为提高夏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是引起燕麦(Avena sativa)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为开发高效防治燕麦根腐病的绿色生物菌剂,本研究从健康燕麦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燕麦镰孢菌高效拮抗细菌YF,并开展了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研究了该菌的抑菌谱及对燕麦镰孢菌的室内防治试验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菌被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活性测定发现该菌对燕麦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70.69%,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5.92%。通过抑菌谱筛选发现该菌对常见的8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利用该菌发酵液处理后燕麦镰孢菌菌丝出现异常分枝、囊泡状畸形且伴有细胞壁破裂。盆栽试验表明,该菌对燕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1.45%,其防效显著高于化学农药多菌灵(61.87%) (P < 0.05),且该菌对燕麦表现出较好的促生长作用。因此,该菌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具备了开发燕麦根腐病生物防治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