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发展我国马铃薯生产的战略思想是: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力求使总产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要求和满足食用、加工、发展畜牧业及出口创汇等需要相适应。到本世纪末,马铃薯生产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单产达到1500公斤,调整马铃薯的用途比例,实现总产值翻两番。基本战略措施是:合理调整马铃薯生产布局,有计划地发展生产;加强种薯、商品薯及加工薯基地建设;采取集约化栽培技术措施;对生产上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加强研究,组织攻关。在此基础上,确立了9项促进马铃薯科学技术发展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 应加拿大联邦政府国际发展署(CIDA,简称西达)的邀请,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和经贸部的派遣,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忠仁院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5人,于1984年10月8日~29日对加拿大马铃薯的科研与生产进行了历时21天的考察与访问。这次赴加考察目的是为中加签署《加强克山马铃薯研究所的研究工作,以促进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合作项目做技术性准备。考察组共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产区,也是国家种薯和商品薯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合理的种植区划与生产布局对发展我省的马铃薯生产,提高种薯和商品薯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各地所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土壤与气候等适生条件的不同,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因素的作用,都影响着马铃薯的分布和生产。依据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的要求和各地自然条件的分异规律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把我省马铃薯的种植划分为北部最适宜区、南部适宜区、西部次适宜区和东部次适宜区。  相似文献   
4.
40年来我国马铃薯科技事业的发展与取得的主要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40年来,我国马铃薯科技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20世纪30年代中期即抗战前,全国栽培马铃薯的面积只有500多万亩,总产量为20亿公斤左右,单产水平为370公斤左右。新中国成立后,马铃薯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1950年全国马铃薯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