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水稻(Oryza sativa L.)珍汕97和SLG组合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和177个微卫星标记,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共得到38个QTLs。单个QTL解释这些性状6.6%~32.9%的性状变异,各性状QTL的累积表型贡献率达21.3%~79.5%。大多数性状之间具有显著的表型相关性,相关性较高的性状之间常具有较多共同或紧密连锁的QTL。  相似文献   
2.
丽江雪桃是近年开发出来的桃树新品种,利用丽江市特有的优越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选用一种玉龙雪山下独有的山毛桃树为砧木,经过多年精心优化培养出来的目前国内较为高档的新型水果。但由于病虫害的影响,尤其是雪桃缩叶病,严重制约了雪桃产量、品质的进一步提升。雪桃缩叶病的病原物为畸形外囊菌,主要为害新梢及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花、幼果。嫩叶刚伸出时就显现卷曲状,颜色发红;叶片逐渐开展,卷曲及皱缩的程度随之增加,致全叶呈波纹状凹凸,  相似文献   
3.
北疆高产棉花根系构型与动态建成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棉花根系构型分布和动态建成结果表明,北疆高产棉花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呈S型曲线,其中线性增长期从6月下旬(盛蕾期)至7月下旬(盛花期),较地上部相应时期早约10d。随种植密度的增大,根系生长率下降、快速生长期提前。根系在土壤中的下伸过程呈S型曲线,构型分布符合Y=Ae-Bx指数方程,有52.4%、65.8%和73.3%以上的根量分别集中在地表20cm、30cm和40cm深的土层内,80.6%以上的根量集中在植株行间两侧0~15cm土体内。与内地棉区相比,北疆棉花根量小,但生产力更高。  相似文献   
4.
5.
丽江市植保科技人员通过四年的反复实践,较好地完成了无公害蔬菜病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工作,对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汪朝阳 《中国棉花》2002,29(10):46-47
南疆棉区在东经75°40′~88°56′,北纬36°50'~42°18′之间,位于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帕米尔高原以东的广阔地区,棉田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植棉面积和总产均占全新疆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7.
栽培措施对北疆棉花根系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北疆大田条件下研究表明,棉花根系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根系开始发生调节的时间早于地上部;生育期间干旱胁迫后,根量减轻、地上部衰老加快,根系生产力下降,子棉产量降低;覆膜的棉花根系建成提前;棉花根量同地上部生物量及子棉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因聚合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水稻稻瘟病是世界上广泛发生的水稻真菌性病害之一。本研究利用100个稻瘟病菌株对以C039为背景且带有单个基因和多个基因聚合的近等基因系进行接种分析,结果表明,Pil和Pi2属两个广谱高抗稻瘟病基因,两基因可在我国南方稻区加以合理利用。基因聚合后抗谱增宽、抗性加强,说明基因聚合是培育稻瘟病持久抗性品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苹果白粉病及防治汪朝阳(丽江地区值保植检站,674100)苹果白粉病是由于囊菌亚门叉丝单囊壳属侵染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该病在丽江地区苹果上发生及为普遍,为害也特别严重,轻者可使新梢变形、落叶、落果;重者可导致果树丧失挂果能力。据查:一般的发病枝率均在...  相似文献   
10.
棉花中棉35号高密度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棉35号由中国棉花研究所育成,结铃性强,丰产性好,皮棉品质较好,株型较紧凑,是集高产、优质、高抗病为一体的棉花优良品种,同时,也是南疆棉区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在南疆特殊的气候条件下,为了进一步扩展"矮、密、早、膜"技术,2001年巴楚县对中棉35号高密度栽培进行了大量试验和生产示范,具体情况和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