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豆染色病毒(BbSV),在我国,首先由南京农业大学植病教研组于1985年发现于浙江、江苏、湖北、四川等四省的ICARDA国际试验圃,这些种子是在1984年秋播前寄到我国的。国际干旱区域农业研究中心(简称ICARDA)建于1977年(地点先设在黎巴嫩,后迁到叙利亚),是世界大麦、蚕豆、小扁豆等三个作物的研究中心所在。该中心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防治芦笋茎枯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室内测定二十多种杀菌抑制茎枯病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及田间防病的效果,结果指出,低浓度多菌灵等使病菌孢子发芽后的芽管和菌丝致畸,代森锰锌等在较低浓度下可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属两类不同的抑菌机制,通过两类药剂的混配,筛选出在室内或田间均具明显增效作用的混配剂-4号,以含药平板法测定抑制菌丝生长的增效值达2.45,田间初步测定具较好的保护和一定的治疗效果。小区试验的防效,比单一多菌灵超微粉提高了15.4  相似文献   
3.
浙丰2号系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选育而成。1997~2000年参加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表现极为突出,2000年5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查考察,于2001年4月通过审定。目前浙丰2号在浙江省海宁、萧山、富阳、余杭和淳安等地示范和试种,面积已达3000余亩,是一个新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浙丰2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以皖鉴7909作母本、浙908短芒较抗赤霉病变异株的选系作父本,采用系谱法与群体选择法相结合的杂交抗病育种程序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5.
陈鸿逵  梁训义 《植物保护》1963,1(3):107-108
对于油菜花叶病,在还没有理想的抗病或耐病品种地区,和没有适用的化学防护剂和治疗剂的时候,采用某些栽培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发病,但并不能控制流行年的发生危害,因此,把除蚜防病作为油菜花叶病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看来是必要的。本文就我国长江流域油荣区除蚜防病的依据、效果及改进意见,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报道一种简易的方法诱发Gibberella zeae的子囊壳,以鉴定禾谷镰刀菌的菌株。即:在泥钵内装灭菌的砂或(石至)石,其上种植纯菌株培养的带菌麦粒,然后在钵面复盖消毒纱布,并保持砂和纱布的潮湿。在20℃和装置20瓦黑光灯为光源照射的温箱中,3~6天形成子囊壳,10~12天发育成熟的子囊孢子,提供镜检鉴定。在15~25℃的自然散射光下,供试的481个禾谷镰刀菌菌株,获同样结果。同时,选用其他四种镰刀菌(即燕麦、锐顶、串珠、雪腐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的代表菌株,进行交错污染试验,在限定的观察时间内,未见有相互干扰。
禾谷镰刀菌寄主广,所致麦、玉米上的病害损失大。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解决该菌在PSA培养基上大型分生孢子不易产生或产生亦形态多变所造成鉴定上的困难,且在病害测报和防治研究上有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柃木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柃木的茎尖组培快繁体系,研究了0.2%HgCl2不同灭菌时间、不同6-BA浓度对柃木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以及不同的IBA浓度、糖浓度和生根法,对柃木根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用0.2%HgCl2表面灭菌25 min,并以WPM为基本培养基,芽诱导、增殖时的6-BA浓度为0.5 mg/L,NAA浓度为0.05 mg/L,GA浓度为0.2 mg/L,蔗糖为20 g/L;根诱导时IBA浓度为0.5 mg/L和糖浓度为30 g/L以及两步生根法等,是柃木组培和快速繁殖的适宜条件。应用此方法的柃木嫩枝的芽诱导萌发率可达100%、芽增殖系数为2.56~4.58/次、生根率为98%、组培苗成活率为95%以上,并已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浙丰2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以皖鉴790 9[(阿夫乐尔×71 - 1 1 1 )×偃大73- 5 0 6]为母本、以浙90 8(临浦早小麦×太和小麦)短芒抗赤霉病变异株的选系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与群体选择法相结合的育种程序选育出的弱筋、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 0 0 1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 0 0 3年通过国家审定。1 特征特性浙丰2号属半冬偏春性品种,幼苗半直立,苗期叶片窄长,叶色淡绿,拔节后渐转成深绿色,茎杆表面覆盖腊粉;株型紧凑,穗层整齐,株高83~85 cm,茎杆粗壮,耐肥抗倒;田间长相青秀,抗高温逼熟的能力较强,成熟落黄转色好。该品种分蘖力中等,…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芦笋茎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月梅  梁训义 《植物检疫》1995,9(5):262-265
浙江各地发生的芦笋茎枯病,其病原菌为Phomopsisasparagi(Sacc.)Bubk,但存在培养性状类型不同的菌株。经测定菌落扩展最适温度,绝大多数菌株为25℃、少数菌株为30℃;在PDA培养基,菌株间的菌落扩展快慢与早期分生孢子器形成数量呈负相关趋势。菌落扩展慢的PA一1菌株,在30℃培养条件下的pH5、pH6和oH8的PDA培养基,易发生扇形角变。该病菌在偏酸性PDA培养基、OA培养基和PDAAsp(20%)培养基,有促进该病菌培养早期的分生孢子器形成。  相似文献   
10.
 赤霉病是我省大麦重要病害。1973和75年,曾使全省大麦总产量损失达50%。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