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沿海旱粮棉区是我省主要的商品棉基地,也是全国重点产棉区之一.近十年来.这个地区的耕作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的耕作制度,虽然对促进粮棉生产的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因此研究改革这一棉区的耕作制度,进一步促进粮棉生产的发展,对加速我省商品棉基地的建设,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近几年来我们在主要产棉县进行的调查研究和轮作试验的初步结果,对这一棉区棉田耕作制度的改革方向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棉种“退化”是对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性,而不是生活力衰退。引起棉种“退化”的原因,主要由于棉种的变异性较大,在不良的农业技术和不利的气候因素的影响下,通过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品种混杂对棉种“退化”也有很大影响,但只是加重“退化”的因素,而不是引起“退化”的主要原因。不断地加强人工选择,并改善栽培管理条件,做好  相似文献   
3.
苏棉1号原系号5122,是最近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抗枯萎病、早熟、稳产、高产、纤维品质好等优点。 一、选育经过 1974年以岱红岱与岱字棉16号杂交,並南繁加代,1977年从中获得株型比较理想的新品系1087-2。该品系主要特点是株型疏朗,果枝较直,果枝与主茎的夹角较小,群体透光性好,结铃性强。为了改进其早熟性,並引进抗枯萎病种质,1977年以1087-2与黑山棉1号进行杂交,1978年再以86-1与1087-2×黑山棉1号的F_1进行复式杂交,1980年从其后代中选得一批株型、早熟性及抗病性均比较理想的株系,经1981年及1982年连续两年品系比较,从中评选出优系5122(即苏棉1号)。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技术刘桂玲黄骏麒朱绍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转基因抗虫(棉铃虫)棉的育成,使我国棉花抗虫育种实用技术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从节工、省本及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看,抗虫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巩固与不断完善新品...  相似文献   
5.
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一代生长优势,远在七十年前已有专文发表,此后不断有专文讨论,关于海陆杂种一代的生育特性及其在经济上利用价值,近年来我国有不少院校及科研单位进行了试验研究,证明杂种一代籽棉产量接近或稍超过陆地棉品种,比海岛棉增产50%,甚至一倍以上,纤维品质相当或超过海岛棉品种。对于杂种制种技术以及示范推广,亦在进行。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从一九五九年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研究不同地区最适合的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亲本组合,获得早熟丰产,高品质的杂种一代。 (二)研究主要棉区,海陆杂种一代的栽培技术,以获得稳产丰收,保证生产最好的纤维品质。 (三)寻求简易有效的杂种制种技术,以便推广。 我们的工作与常熟、江浦、徐州以及慈谿、上海市的农业科学院、所、农场及上海市纺织部门取得充分的协作。兹将四年的成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海岛棉与陆地棉杂种一代优势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59—1962年试验证明,海陆杂种一代具有早熟、丰产、优质的特性。海陆杂种一代的籽棉产量接近陆地棉,而显著高于海岛棉。成熟期较海岛棉早,比陆地棉偏迟。生育特性一般介于两亲之间,不同程度的偏向于海岛棉,有的特性超过两亲范围以外。纤维细长,强度高,可以制成高挡纺织品。在江苏各地示范试种结果良好。在制种技术方面研究证明,采用具有某一隐性指示性状,进行不去雄杂交(人工辅助授粉),杂交率达70%,每工作日可制种6—8斤。  相似文献   
7.
陆地棉植株、果枝与棉铃的全息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方法,以衣指、子指,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5个指标为依据,对陆地棉苏棉1号植株、果枝与棉铃不同部位的对应相似性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果枝的内中围与植株的中下部生物学特征相似程度较大,果枝外围与植株顶部相似程度较大;棉铃的基部和顶部分别与棉株的下部和上部相似程度较大;棉铃的基部、中部、顶部分别与果枝的内围、中围、外围相以程度较大。最后结论:果枝、棉铃是反映棉株整体的全息胚;而棉铃也是反映果枝的全息胚。本研究为生物全息律的定量实验分析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省的棉花生产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晚茬面积较大,约占棉田面积30%左右;二是部分套种棉田前茬麦幅面积增大,由过去占35%增大到50%,这对今年棉花早发和优质高产均有一定影响。现在棉花已普遍进入现蕾期,七、八月份是我省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时期,也是棉花生育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又是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时期,因此必须运用各项有效措施,使棉花中后期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棉花发棵稳长,早结桃,多结桃,夺取优质高产。现就棉花中后期管理的主要措施,提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苏棉1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复式杂交育成。亲本组合为86—1×(1087-2×黑山棉1号)F_1。其中1087—2系岱红岱×岱_(16)后代中选得的品  相似文献   
10.
测定棉叶光合强度改良半叶法的再改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良半叶法测定棉叶光合强度是在经典半叶法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该法比经典半叶法简单、误差相对较小。然而,改良半叶法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棉花叶柄木质化程度低,叶柄易折断,常规的热烫、剥割等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