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加快农业供给测结构性调整改革的步伐,双辽市辽北街科技人员引导菜农,改变种植观念,发展大棚特菜荷兰豆的种植,经过示范种植荷兰豆较种植常规蔬菜黄瓜每公顷增收45 000元。  相似文献   
2.
宋中强  郭海芳  张光 《农业科技通讯》2011,(10):144-145,160
叙述了安阳市谷子田主要病害谷子锈病、谷子红叶病、谷子瘟病、谷子黑穗病的危害症状,发生条件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温逐渐升高,将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利用2003?2016年的涡度相关系统观测资料,研究了祁连山南麓高寒灌丛生长季(5月?9月)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生长季有效积温(growing season degree days,GDD)的响应,对于研究气候变暖对高寒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高寒灌丛生态系统在生长季的月GPP、GDD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变化趋势,都在7月或8月达到峰值,在5月达到最小值。在整个生长季尺度上,GPP与GDD具有较高变异性,但整体上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P<0.05)。2003?2016年整个生长季GPP与GDD的均值分别为507.11 g·m?2和975.93℃。在月尺度和生长季尺度上,GPP与GDD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是,通过比较生长季每个月GPP与GDD的关系发现,5、9月的GPP与GDD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在7月相关性最为显著(P<0.01)。整体上看,高寒灌丛生态系统植被的总初级生产力与热量条件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由此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植被的光合生产能力将会提高。  相似文献   
4.
非洲大蜗牛在云南境内传播危害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非洲大蜗牛在云南境内传播危害陈德牛,张国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张光,陈元晓,张闻(昆明医学院生物教研室云南昆明)非洲大蜗牛即褐云玛瑙螺Achatinafulica(Ferussac1821),原产于东非沿岸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奔巴...  相似文献   
5.
1现代生物技术在疫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近几年来,人类对疾病的诊断不再限于检测体液中蛋白质、糖质和其他物质浓度的改变,而是可以应用分子生物技术,从分子水平检测与分析若干疾病发生的原因,追溯疫病发展过程,也能对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鉴别、分类以及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等。现代分子诊断技术主要是指应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对病原物质进行诊断检测。  相似文献   
6.
环境安全型鸡舍是以空气安全并兼顾笼网器具表面微生物安全以及饲料、饮水生物安全为建设目标的新型全封闭家禽饲养舍,其中,空气安全设计是其建设的一个关键内容。目前,环境安全型禽舍内整体空间的空气微生物的灭活以及粉尘的脱除与抑制是通过空间电场电净化自动防疫技术系统来  相似文献   
7.
为改进脐橙果实质地和科学生态区划与高品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四川3类不同生境下脐橙果实果胶甲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瓤囊壁超微结构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期细胞壁酶活性逐渐升高,但不同生境类型的变化趋势不同。超微结构中,南亚热带攀枝花脐橙的线粒体明显,中胶层清晰,细胞壁形态结构较完整;中亚热带江安和中北亚热带雅安脐橙细胞壁的中胶层明显裂解,线粒体膜分解,细胞器空泡化。不同生境SSC和可溶性糖差异显著。PG酶活性与≥10℃积温、1月份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与年降雨量显著正相关。固酸比与≥10℃积温、年平均气温、1月均气温极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极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亚热带高海拔半干暖多日照生境代表点四川茂县(I型区),较亚热带低海拔湿热少日照生境代表点四川雕安(Ⅱ型区)的新红星和金冠苹果着红色度高的生态生理效应的研究表明,Ⅰ型区较Ⅱ型区具有较高的海拔度,较多的紫外光和日照时数,较大的日均气温较差,较低的日均气温、≥15℃积温、日均最高气温、≥28℃日均气温频率和日均空气相对湿度;致使果实着色期Ⅰ型区较 Ⅱ型区两品种、同一生境下新红星较金冠的果皮花青昔(Ant)积累多,从而红色度高。  相似文献   
9.
对当今国内外近千个苹果品种中筛选引入的早熟优质型、金冠类 (乔纳金系、嘎拉系 )、元帅系 3~ 5代浓红短枝型、富士系 2~ 3代早生短枝型和优质大果型 5大类 34个现代新优代表品种 ,通过在中亚热带湿热少日照常绿阔叶林生态型区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 :7个品种在定植后第一年即开花结果 ,34个品种在第三年全部正常开花结果 ,且南部魁、新嘎拉产量分别达到 2 0 81 2 5kg/6 6 6 7m2 、2 0 39 6 3kg/6 6 6 7m2 。与温带地区相比 ,果实成熟期提前 15~ 30d ,生育期短者仅 45d。具有早果丰产特性和淡季供市的优势。幼树具有营养生长量大、超长枝多、多次生长特性和超长果枝、多次果枝、腋花芽果枝结果特性 ,这些构成了早果丰产的结构基础。对 10个品种果实外观、内部品质 ,抗逆性和适应性等的 18个生理、生态、形态结构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综合评价表明 ,南部魁、新嘎拉是适宜于该生态型区主栽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从农业长廊的育苗、施肥、定植、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项来详细介绍瓜果类农业观光长廊的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