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口臭的发生机理通常认为口臭是口腔内上皮,结合组织等由于酶的分解作用生成甲基硫醇为主体的挥发性硫化物所引起的。除此之外,还有来自食物的臭物质,如含有大蒜的饺子中的亚硫酸二乙烯酯,亚硫酸二丙酯。作为酒臭,含有胺类化合物、羰基化合物,作为烟臭,  相似文献   
2.
出口工作中,对进口国市场趋势的预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其工作质量的好差,与工作的成败休戚相关。多年来,决策者主要凭经验加以判断,这对积有多年经验者来说,不失为有效之方法。随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随机理论正逐步进入这一领域,这无疑给市场预测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这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作者在对日绿茶出口工作中获得的一些信息,利用回归分析法对日本的茶叶市场趋势作初浅的探讨。去年五月初同日本第一贸易株式会社代表商谈中,得到了从75年以来日本绿茶历年进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合茚三酮与氨基酸能显色的原理,对茶叶中氨基酸总量的简易比色法测定进行了研究。方法如下:用热水(20毫升)冲泡试管里的茶叶碎样,放置20分钟,然后加入聚氯乙烯吡咯烷酮(Polychlar AT)300毫克,15分钟  相似文献   
4.
1984年供不应求的茶叶突然出现了过剩。“卖茶难”呼声四起。但还没容我们为削价推销喘过气来时,1987年就出现了“茶叶大战”。当“茶叶大战”方兴未艾时,1988年底又出现了比1984年更严重的库压,“卖茶难”又成为主题。笔者以计量经济模型为基础,试图对此作一分析。并谈点看  相似文献   
5.
采取食用级茶籽油经氢化和脂肪酸重组处理研制而成的 TO-891制茶专用油脂,外观为乳白色固体,无杂质,无异味,熔点50—58℃;酸价≤4;过氧化值(出厂)<0.15%;饱和脂肪酸含量70%以上(其中中碳酸含量50%以上)。该产品的热稳定性能好,抗酸败能力强,便于运输,耐贮藏。与传统的柏油相比,它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和用量少等优点。1989—1990年在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及福建等省30多个产茶县在炒制龙井、旗枪、大方、珠茶、炒青及各种名茶中试用推广,结果表明,该油脂完全适合炒制绿茶的工艺要求,并能改善茶叶品质,经济效益显著。它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制茶用油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汤玛斯·柯林博士在1978年~1980年对孕鼠进行实验,用相当于人类喝下12~14杯浓咖啡所含纯咖啡因的剂量一次饲喂孕鼠,结果发现其后代畸形,用相当于人类喝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期望通过高密度种植来提高茶叶产量巳引起各方面的兴趣。过去,一般茶园以方形、矩形、三角形的排列方式定植,每公顷为4,000~7,000株。目前,在印度的一些商品茶场已采用每公顷130,000株的种植密度。本文详述印度和其他主要产茶国家对种植密度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0095 SRIVASTAVA,R.A.K.等不同氮素水平与成茶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India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1982)20(2)152—155(En 17,ref)在三种 N 水平的三块地段上研究了无性系 TV—1茶树利用氮素与茶叶品质有关的有机物合成酶的关系。随着 N 施用的增加,碳水化合物减少。300公斤/公顷与200公斤/公顷相比,含氮化合物(蛋白质、咖啡碱和氨基酸)减少,表明与化合物有关的合成酶类受到抑制。在不同的氮肥用率下,多酚类几  相似文献   
9.
近来伦敦红茶价格持续下降,至3月5日最高价已降至290便士/公斤,最低价为198便士/公斤,低于去年9月3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对红茶市场趋势现尚难以确定,据路透社伦敦2月12日消息,经济学家情况机构在《1985年世界商品展望》中作了如下评述。印度已  相似文献   
10.
0123 绿茶复火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形成和变化原利男久保田悦郎取130℃下复火10、20和30分钟绿毛茶减压蒸馏提取挥发性物质,然后进行气—质联装(GC—MS)分析,并与未复火的绿毛茶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比较。复火后绿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稍有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