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冰温干燥贮藏食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述了冰温干燥食品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各种食品解冻方法的利弊后得出,冰温干燥贮藏过的食品,在营销过程中仍可确保鲜度,将质量好的食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绿僵菌具有昆虫致病性和植物共生性,其黏附素MAD1在绿僵菌侵染寄主昆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体外真核表达MAD1蛋白,明确MAD1在绿僵菌与植物共生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绿僵菌转录组的Unigenes作为参考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检索比对,设计引物,以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IPPM010202菌株的cDNA作为模板,克隆得到mad1,通过DNAMAN对mad1序列进行蛋白翻译,利用ProtParam在线工具预测MAD1蛋白氨基酸组成及其理化特性,利用SMART在线程序分析其结构域。构建mad1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毕赤酵母,获得重组子,通过甲醇诱导表达得到MAD1蛋白;通过Ni-NTA亲和层析获得纯化蛋白。以纯化蛋白溶液(20 μg·mL-1)浸没处理花生根0.5、6、12和24 h,通过qPCR检测花生根膜受体基因(CERK1RPK)、免疫相关级联基因(MAPKMMK1CDPK)和转录因子基因(MYB86)、细胞壁整合基因(SCW1)及防御相关基因(PTi1RML1A)的转录水平。【结果】克隆得到了绿僵菌黏附素基因mad1,全长2 136 bp,编码711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74.8 kD;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AD1的N端有信号肽,C端有糖基磷脂酰肌醇(GPI)细胞壁锚定位点,且含有CFEM功能结构域,属于亲水性蛋白。成功构建了MAD1真核表达系统,诱导表达并纯化出具有生物活性的MAD1蛋白,对花生根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处理,发现MAD1处理后0.5 h,根尖细胞感知并启动膜类识别受体基因CERK1表达;0.5—6 h,根膜受体基因CERK1、RPK转录水平均上调,膜整合基因SCW1转录由下调转为上调,免疫反应相关基因MAPKMMK1CDPKMYB86的转录受到短暂抑制,防御基因PTi1RML1A转录下调,植物根部免疫防御反应受到抑制;6—12 h,膜受体基因维持上调表达,而防御基因RML1A从下调逆转为强烈上调;12—24 h,膜受体类基因CERK1RPK,防御基因PTi1RML1A均上调,免疫相关级联基因MAPKMMK1CDPK,转录因子基因MYB86也出现微弱的上调,植物根部启动免疫防御反应。【结论】在绿僵菌与花生根的互作早期,绿僵菌MAD1蛋白 6 h时已激活花生根膜受体基因CERK1RPK的识别响应,同时抑制花生免疫级联基因MAPKCDPKMMK1及防御相关基因如PTi1RML1A的表达,有助于绿僵菌在花生根组织上定殖;随后诱导花生细胞壁整合基因SCW1上调表达,参与根上受损细胞壁的修复与重建,促进绿僵菌与花生共生关系的建立。诱导植物的免疫抑制和细胞壁重建整合可能是绿僵菌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5.
【目的】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兼具植物内生性。已知黏附素MAD2是绿僵菌两种黏附蛋白之一,在实现绿僵菌与植物的黏附、定殖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理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构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ad2敲除突变株(Δmad2),探究MAD2蛋白对绿僵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从NCBI中获取mad2前后基因组DNA序列,设计扩增mad2前后同源臂特异性引物,以绿僵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前后同源臂基因S1、S2;设计特异性引物Hyg-F/R,以pKH-KO载体为模板,扩增得到带有启动子序列的潮霉素基因hyg;再通过overlap PCR构建mad2的同源敲除盒S1H、S2H;最后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获得稳定遗传的mad2敲除株。通过对比敲除株与野生株(WT)的生长特性、黏附作用、杀虫毒力以及诱导花生共生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分析MAD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原生质体转化获得了敲除mad2的同源重组转化子;敲除株与野生株对比分析表明,敲除株的孢子萌发率显著低于野生株,萌发中时间比野生株延长5.47 h;培养12 h和14 h时,敲除株的菌丝长度显著均小于野生株,分别为野生株的77.8%和76.3%;培养12 d的产孢量也比野生株减少33.3%。敲除株对洋葱内表皮的黏附力明显降低,但对蝗虫后翅的黏附性无显著影响。敲除mad2并不影响绿僵菌对家蚕的毒力。敲除株处理花生12 h后,与野生株处理相比,花生共生受体SYMRK、钙信号解码相关基因(CaMCCaMKDELLA)、脂质氮素转运相关基因(LTP1、NRT24、ABCC2)的转录水平出现显著下调;而与空白对照相比,mad2缺失后SYMRK转录水平仍有一定的上调,CaM、CCaMKDELLA的转录水平产生显著抑制,ABCC2、LTP1、NRT24的转录无明显影响。【结论】金龟子绿僵菌黏附素MAD2影响菌株的孢子萌发、早期菌丝生长、产孢及对植物的黏附力,但对昆虫的黏附和杀虫毒力无影响;在菌株与花生互作早期,MAD2触发了花生共生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6.
金龟子绿僵菌能够寄生昆虫,也能与植物共生。黏附素MAD1是绿僵菌与宿主互作初期的黏附因子。已知它在昆虫的侵染和致病中起重要作用,但与植物的互作机制报道甚少。为了研究MAD1在绿僵菌与植物共生中的作用,我们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金龟子绿僵菌mad1敲除株,并检测了敲除株的生长、产孢、孢子萌发及毒力等生物学特性,进一步利用qRT-PCR分析了MAD1在调节花生免疫响应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敲除株产孢量降低了43.67%,分生孢子萌发中时为27.69 h,显著长于野生型菌株的13.43 h。敲除株对家蚕的半致死时间LT50为8.9 d,较野生型菌株的7.62 d显著延长。敲除株处理花生6 h后,花生免疫类基因CNGC1、PCD4,抗病基因SWEET10及转录因子WRKY41、MYB86的转录水平出现显著上调,而钙调素CML5、CML19的转录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本研究证明了mad1是金龟子绿僵菌产孢、孢子萌发及毒力的正相关基因,并且MAD1在金龟子绿僵菌与植物相互作用初期,抑制植物抗性级联反应,减弱过敏反应,降低对微生物的抵御能力,同时增强共生信号的传导,这些作用有助于金龟子绿僵菌在花生根组织上定殖。  相似文献   
7.
岩田  晏奈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10):20-22,26
本文主要介绍能够科学性地测定所有鱼类新鲜度(K值)方法和原理,以及介绍了新开发的"新鲜度检测器"概况和迅速简便地测定鲜鱼的新鲜度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粳型杂交稻与常规稻的物质生产及营养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日本新育成的粳型杂交稻和常规品种的物质生产及营养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粳型杂交稻与常见品种相比,生育前期具有较强的干物质积累能力,干物质能较多的转运到穗中去,尤其是抽穗前贮藏物质的转运率高,养分吸收能力强,对氮,钾的吸收比值高,穗大粒多,增产显著,利用杂种优势提高粳稻区水稻产量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关于乌龙茶的生理机能(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乌龙茶对果糖诱发性高血脂症大白鼠的血脂、肝脂以及脂蛋白脂肪酶活性的影响脂蛋白脂肪酶(以下略为LPL)多存在于脂肪组织与心脏中,它受营养状态、运动、激素、温度以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因脏器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反应。LPL在细胞内有两秒形式存在。一种是当向静脉注射肝素后则被释放到血管内的活性形式,另一种是不被释放的非活性形式,即前驱体。当肝素注射入静脉后,游离到血浆中的LPL又有两种;即肝外性LPL与肝内性脂肪酶(H—TGL:HepaticTriacylglyce]ILI-pase)。实验采用高果糖诱发性高血脂症wistar大白以{H…  相似文献   
10.
关于乌龙茶的生理机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后,日本才出现乌龙茶饮料。最初销售量很少,后来,它迎合了消费者对“保健性茶热”这一趋向,获得长足增长。现在在清凉饮料中,象乌龙茶、绿茶等茶类饮料,已压倒碳酸类饮料,市场占有率居首位。其中乌龙茶饮料在整个清凉饮料中竟占到10%。乌龙茶最初是由于它具有减肥作用而被传播开,它在“保健性茶”的热潮中独当头阵。当时追随乌龙茶,相继出现了许多种保健茶,但后来大都消声匿迹了。现在,除乌龙茶外,日本的绿茶饮料、红茶饮料以及以薏米、大麦为原料的混合茶、杜仲茶等几种茶饮料销售较多。因为它们都具有非糖性、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