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阐明海南杜鹃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机理,分别以狭域种海南杜鹃和和广域种白花杜鹃的两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对不同温度条件下(25℃,35℃和40℃)两种杜鹃花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杜鹃和白花杜鹃的MDA、H_2O_2、Pro、可溶性糖含量、APX、CAT活性均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海南杜鹃的Pro、可溶性糖含量、SOD和APX活性高于白花杜鹃;海南杜鹃的蛋白质、H_2O_2含量比白花杜鹃低;白花杜鹃的MDA含量和CAT活性随胁迫温度的增加,增幅逐渐增大,40℃时高于海南杜鹃。通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海南地区两种常绿杜鹃品种耐热性综合评价发现,海南杜鹃具有较强的耐热性,优于白花杜鹃。本研究不仅验证了海南杜鹃在抗热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还为海南杜鹃引种驯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海南引种的86份睡莲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对4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相关性、聚类、主成分等分析。结果表明:86份睡莲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变异。13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612~2.041,最高的是花瓣宽度(2.041),最低的是萼片枚数(0.612);32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59~1.648,最高的是花色(1.648),而柱头盘颜色(0.259)和中轴突颜色(0.259)两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最低。1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9.98%~122.06%,其中具有强变异的性状有两个,分别为雄蕊个数(122.06%)、花瓣总数(109.87%)。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与叶宽等6对性状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聚类分析将86份睡莲分为4个类群,依次为:广热带睡莲品种群、澳大利亚睡莲品种群、古热带睡莲品种群、广温带睡莲品种群。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特征值大于1.5的8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0.838%。86份供试睡莲综合评分排名最高的为‘澳洲白巨’睡莲,最低的为‘小白子午莲’睡莲。  相似文献   
3.
海南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全岛野生分布的杜鹃花属植物多年的实地考察,初步确定海南共有野生杜鹃花9种1变种,分属于杜鹃亚属、常绿杜鹃亚属、映山红亚属和马银花亚属4个亚属。对这些杜鹃花属植物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并对其园林适用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朱槿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民族植物学的角度分析和探讨朱槿中文名称的来源与含义,总结其所具有的象征美好、爱情以及热情和繁荣的民族文化内涵,并对其绿化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及其他经济价值进行分析,为朱槿这一传统名花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文化等方面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对海南北部8处火山村建筑墙体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了解其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火山村共记录有88种墙体植物,隶属于43科77属。其中,蕨类植物6科8属8种,占总物种数的9.09%;被子植物37科69属80种,占90.91%。88种墙体植物中本地种68种,占77.27%;栽培种5种,归化种1种,逸生种4种,外来入侵种10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68%、1.14%、4.55%和11.36%。就生态型而言,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比例分别为43.18%和56.82%。88种墙体植物中共计有79种为热带分布型,占总物种数的89.77%。研究发现,火山石建筑墙体能很好的保存本地物种,避免其因农业生产活动而损失殆尽。因而在开展古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时,应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墙体植物,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古建筑保护的兼顾。  相似文献   
6.
对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中9种木兰科树种的早期生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评价为Ⅰ的有2种植物,分别为亮叶木莲和单性木莲,两者均有较好的生长量和成活率,在海南的栽培过程中出现了较高的适应性;香子含笑评价为Ⅱ,成活率较低影响了整体评价,但在生长上出现了较高的适应性;观光木、亮叶含笑、馨香玉兰评价为Ⅲ,这3种植物的成活率均较高,但在生长上出现了严重滞缓;乳源木莲、华盖木、山玉兰评价为Ⅴ,在海南的引种栽培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性,成活率较低且生长量较小。初步判断这3种植物不适合在海南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海南扶桑品种资源状况的调查,初步确定海南共有扶桑品种14个,其中单瓣型8个,重瓣型6个。描述海南主要扶桑品种的形态特征,并对扶桑在海南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海南扶桑品种资源调查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海南扶桑品种资源状况的调查,初步确定海南共有扶桑品种14个,其中单瓣型8个,重瓣型6个。描述海南主要扶桑品种的形态特征,并对扶桑在海南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海南苦苣苔科野生植物资源及其观赏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海南苦苣苔科野生植物的实地调查并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分布于海南的野生苦苣苔科植物资源进行了整理、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海南苦苣苔科植物共有13属21种1变种,其中海南特有属2个,海南特有种10个,同时对海南苦苣苔科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了评价,并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杜鹃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观赏和园林应用价值极高,但目前中国园林中对野生杜鹃花的利用率极低,这与中国丰富的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形成强烈的反差。本文主要从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等方面综合论述了野生杜鹃花的繁殖技术,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对野生杜鹃花的引种驯化和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