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9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近几年来,茶叶产销不景气,时常处于低谷状态,相当部分国有供销、商业、外贸系统的茶叶企业连年亏损,纷纷关门停业。与此同时,涌现了大批个体、私营企业,使茶叶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广东农垦上(艹名)轩茶叶有限公司积极地摸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通过改革,集中有限资源,重点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茶叶产业。以上(艹名)轩茶叶公式为龙头,以粤西,粤北等茶区为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科技进  相似文献   
2.
3.
海峡两岸第二届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1月18日-22日在台北中兴大学召开,中国茶叶学会以陈宗懋理事长为团长的35人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共宣读论文62篇,其中综合报告2篇,茶与健康8篇,茶叶市场营销 15篇,茶树栽培育种 19篇,茶叶加112篇,茶叶历史文化3篇,茶叶生物技术3篇,会后代表团又到台湾的茶区进行视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介绍如下: 台湾岛南北长约394公里,东西宽约144公里,面积约3.5798万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以高山地形为主,西部以丘陵、山地和平原为主。山地、…  相似文献   
4.
5.
茶叶保鲜贮藏包装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和广东省农垦商业总公司自身在贮藏保鲜包装方面所做一些研究结果。分析了茶叶贮藏过程中多酚类,氨基酸,脂类物质,维生素C等品质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陈化质变机理,以及水分,温度,氧气,光线等环境条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茶叶包装材料及茶叶保鲜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第二届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1月18日-22日在台北中兴大学召开,中国茶叶学会以陈宗懋理事长为团长的35人代表团通辑了这次会议,大会共宣读论文62篇,其中综合报告2篇,茶与健康8篇,茶叶市场营销15,茶树栽培育种19篇,茶叶加工12篇,茶叶历……  相似文献   
7.
夏季是茉莉花茶生产的高峰季节,这时的茉莉花产量高,质量好,价格低。但是,夏季气温高,窖制前和窖制过程的烘干复火,需经3—5天的自然冷却才能付窖,生产周期长,严重制约了花茶的生产效率;由于茶胚烘后散热不及时,常常造成“热茶焖袋”,降低了花茶的鲜灵度。如何解决花茶生产中这一突出矛盾,作者通过多年试验,探索出烘后茶胚简易的快速冷却法,现整理报道,希望能为花茶生产提供借鉴。一、工艺技术分析(一)新、旧工艺线路比较1.传统工艺线路:(二)新、旧工艺处理的茶胚温度变化传统工艺冷却茶胚主要依靠长距离(40-50m)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嫁接历史,广泛应用于果树、花卉、蔬菜生产。嫁接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已用来研究植物体内的物质合成与信息传递等,通过嫁接,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增强抗性,早结果,早丰产。目前在茶叶生产上面临的较大问题之一是茶树的老化问题,如用常规改植换种,时间长,成本高,而采用茶树嫁接换优良品种,具有保持母树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9.
前言 福云品种是福建省茶科所五十年代中期,以云南大叶种为父本,福鼎大白种为母本,经有性自然杂交后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目前已在全国十多个省、100多个市(县)推广应用,栽培面积达45万亩,年产值约4.8亿元。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优良种优势,推广福云品种制造的大叶种绿茶,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福建省茶科所与广东省农垦商业总公司共同合作,利用双方在资金、技术、销售、信誉等方面的各自优势,从今年秋季开始,以福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采用新的制茶工艺,组织、加工了四千多担外形条索紧结圆直,内质香高持久,汤色明亮,滋味甘爽的大叶种绿茶,投放市场后,消费者普遍反应良好,为了有利于广大茶叶消费者进一步认识了解福云品种及其采用新工艺制作的大叶种绿茶,本文特作如下系列介绍。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诱导岭头单枞茶香气的形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广东主栽乌龙茶品种之一岭头单枞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水分胁迫处理茶树,分析鲜叶芳香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处理能明显增加芳香物质的种类,土壤含水量(w)为10.56%的处理芳香物质种类最多,共有58种;土壤含水量(w)为19.59%的处理芳香物质种类最少;随着水分胁迫加深,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17种物质的含量增加,而十四烷酸等12种物质则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减少;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雠一萜品醇、十四烷、10-甲基十九烷、十二醛等芳香物质,在土壤含水量(w)为10.56%的处理达到高峰;二十烷基环己烷、1-十六烯、1-脂肪醇只出现在土壤含水量(埘)为14.84%和10.56%的处理中;蓝桉醇、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香叶醇物质只出现在土壤含水量(w)为10.56%和5.73%处理中;土壤水分胁迫可抑制杜鹃花酸单甲酯等7种类物质的合成;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胁迫能诱导形成不同种类的芳香物质的合成,并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其诱导的芳香物质种类也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