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苦参碱防治茶黑毒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松阳银猴茶中珍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火香  何迅民 《茶叶》2005,31(1):13-14
松阳银猴茶产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南山区瓯江上游,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松阳县境内群山连绵,山水苍碧,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这里民风纯朴,自古被文人墨客誉为“世外桃源”。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盛产茶叶,浓厚的农耕文化,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千八百年历史文化名茶——松阳银猴茶。松阳银猴茶外形弯曲,似深山活泼小猴,  相似文献   
3.
何迅民  叶火香  何科伟 《茶叶》2011,37(3):147-149
本文针对松阳香茶存在的色泽不绿,香气不高等品质问题,采用不同杀青温度和不同的投叶量处理,研究其对松阳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工艺相同的基础上,采用8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下锅温度以250℃,投叶量在100kg/h时,炒制的香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松阳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松阳县地处浙南山区、瓯江上游,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境内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生态条件十分良好,非常利于茶产业的发展。至2009年,松阳县茶园面积达10.5万亩,茶叶产量达8460吨,  相似文献   
5.
该文选浙江松阳县新兴镇茶鲜叶市场3km外的一段乡镇公路,路两边连着茶园。路的一侧分别密植3段200m长且高度分别为1.5m、2.0m和3.0m小松树为绿篱,邻接的不植树200m路段作为CK。种植绿篱前测得1芽1叶嫩梢、成叶、表土层的铜含量:路边的含量分别为13.96~15.61mg/kg、9.11~10.11mg/kg和7.68~8.02mg/kg;距路边50m的则为9.48~13.72mg/kg、7.01~9.49mg/kg和6.71~7.86 mg/kg;100m的为8.02~12.02mg/kg、5.72~8.62mg/kg和6.79~7.79mg/kg;200m的为8.07~11.63mg/kg、5.69~8.01mg/kg和6.38~8.11 mg/kg,即公路粉尘铜对于路边0~50m范围内茶园有少量污染。种植绿篱1.5年之后,绿篱区路边1芽1叶嫩梢、成叶、表土层的铜含量分别下降5.0%~19.4%、1.4%~12.1%以及14.2%~15.8%,而CK区路边1芽1叶嫩梢、成叶、表土层的铜含量分别增0.9%、增0.6%以及增2.2%。亦即绿篱阻隔了铜对路边嫩梢、成叶和表土的污染,3m高绿篱阻隔效果较好,但距路边50m之后绿篱阻隔作用微弱。  相似文献   
6.
松阳香茶是在原来高档炒青绿茶工艺的基础上改进,利用中低档鲜叶原料为主加工而成的条索卷曲、色泽绿明、风味清爽的一个绿茶新产品。松阳香茶的开发生产,对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特别是为夏秋季鲜叶原料寻找了一条新路子。本研究利用现有的香茶加工工艺对龙井43、迎霜和鸠坑群体种三个茶树品种进行品质研究,拟找出适合炒制松阳香茶的最佳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7.
茶园间作杨梅、柑桔和吊瓜对粉虱种群数空间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间作经济作物对重要茶虫黑刺粉虱种群数量和空间特征的影响、以便选择适宜的间作作物,遂选乌牛早品种的纯茶园、乌牛早分别与柑桔、杨梅和吊瓜间作茶园、以及安吉白茶与吊瓜间作茶园,2007年9月上旬-2008年12月下旬,每旬1次调查茶丛上、中、下层各虫态的粉虱数量,网捕茶梢近空的粉虱成虫。结果表明:(1)5类茶园的粉虱总个体数、以及茶丛上、中和下层粉虱个体数之间的差异均分别达到显著水平,以安吉白茶与吊瓜间作茶园的粉虱总数最多、纯茶园次之、乌牛早-吊瓜间作茶园最少;(2)间作吊瓜的2块茶园茶丛上层的粉虱数量明显减少;(3)以茶园粉虱总个体数、茶丛上、中和下层粉虱个体数为属性、5类茶园为实体的聚类分析表明,纯茶园、乌牛早-杨梅和乌牛早-柑桔间作茶园归为一类,乌牛早-吊瓜、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园各为一类。分析认为:不同品种的茶树与间作作物合适的组合可抑制粉虱种群、不合适的组合会增进粉虱种群,间作还可改变粉虱数量的垂直分布。  相似文献   
8.
在浙江省松阳县大木山骑行茶园风景区一段车流量大的公路,选200 m路段路边种植3m高小松树作为绿篱,从绿篱向着茶园深处500 m为绿篱区;相连的200m路段不种绿篱,从其路边向茶园500m为CK区.种植绿篱前和种后1.5年,采集一芽一叶嫩梢、成叶、表土,检测铅、砷、镉、铬、铜、镁、锰、钠、镍和锌元素含量.结果表明:①无论绿篱区还是CK区,种植绿篱前、后,距路边0、100、200、300、400和500 m处,茶树嫩梢、成叶和表土的铅等10种元素含量皆没有明显改变,比如绿篱区内,种绿篱之前距路边0、100、200、300、400和500 m的一芽一叶嫩梢、成叶和表土的铅含量范围分别为0.24~0.5 mg· kg-1、0.46~2.16mg· kg-1、25.1~34.6 mg· kg-1,种植绿篱1.5年之后,则分别为0.26~0.52 mg·kg-1、0.44~2.26mg· kg-1、26.2~34.1mg· kg-1;②铅、砷、铬、锰在嫩梢中含量明显小于在成叶中含量,铜、镁、锌、镍在嫩梢中含量明显大于在成叶中含量,这是茶树正常生理现象.分析认为:现阶段的大木山骑行茶园中,公路粉尘对于茶叶和茶园表土中铅等10种元素含量的影响可忽略.  相似文献   
9.
何迅民 《中国茶叶》2002,24(1):29-29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有许多山区和半山区的农田改种茶树,以提高经济效益。现就农田种植茶树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1.田块的选择 茶树具喜温、耐阴、喜酸、怕碱、喜湿、怕淹的生物学特性,其根系需要疏松透气、肥沃潮润的土壤环境。因此种植茶树的农田应选择地势较高,光照充足,土壤酸性,土层深厚,土体疏松,质地砂壤,地下水位低,通透性能良好,不……  相似文献   
10.
几种农药在茶园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小绿叶蝉、黑毒蛾是茶树上的两大主要害虫、对茶叶生产危害较大。茶园蜘蛛是最主要的捕食性天敌,具有种类多、捕食量大,对害虫控制明显等优势,目前使用常用农药存在害虫抗药怀严重,对天敌杀伤力较大和农药残留等问题。为筛选出适合无公害茶叶生产的高效、低毒、低残残留农药,笔者选用了22种农药分三年进行茶小绿叶蝉、茶尺蠖、黑毒蛾防治效果及对天敌蜘蛛杀伤率的对比试验,其中有生物、植物性农药和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合成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