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概述了白湖监狱分局农场2010年秋播稻茬小麦的收成情况,介绍了白湖小麦生产整体单产水平达400kg/667m^2。是完全可能的,但需要把握好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合理布局、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科学田管和适时收获等环节。  相似文献   
2.
小型西瓜新品种“春艳”是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杂交 1代西瓜品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试验示范、种植情况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试验表明,50%拜田净WP对水直播稻田稗草、千金子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对稗草的株防效20 d时为71.4%~92.9%;40 d时为88.0%~96.9%;鲜重防效40 d时为84.9%~98.6%;与常规用药的禾大壮+苄黄隆复配剂相当。对千金子的株防效20 d时为81.8%~100%;40 d时为78.9%~100%;鲜重防效40 d时为93.7%~100%,明显高于常规用药处理。对总草的防除效果亦优于常规处理,同时对水稻安全。建议在白湖圩区在应用时剂量选择300~330 g/hm2;并与苄黄隆等除草剂复配混用,可提高对扁秆隵草及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菟丝子是中药材中美容养生类滋补佳品,其药性平辛甘,人肝肾经。有补肝肾、益精髓、明目之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菟丝子柔润多液,不温不燥,补而不腻,为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很多长寿成药都含有菟丝子的成分。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开荒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菟丝子资源日渐短缺,有濒临灭绝之危。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有效改善弱筋小麦生理特性、品质和产量的氮肥运筹方式,于2016—2017年设置不同施氮量N0(0kg·hm^-2)、N1(120kg·hm^-2)、N2(180kg·hm^-2)、N3(240kg·hm^-2)和不同基追比(7∶3、6∶4、5∶5)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对小麦光合效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同施氮量下,基追比为6∶4时,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冠层叶绿素密度、光合速率均最高;相同基追比下,施氮量增加120kg·hm^-2(N1比N0、N3比N1)能显著提高小麦的叶绿素含量(灌浆中期基追比6∶4除外)、叶面积指数、冠层叶绿素密度和光合速率。施氮量为120kg·hm^-2和180kg·hm^-2时,3个基追比下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N2下基追比5∶5的处理除外)和硬度指数均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施氮量为240kg·hm^-2时,基追比5∶5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均不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且各基追比间的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总体上,施氮量相同时以基追比6∶4最利于高产,但施氮量为240kg·hm^-2时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均不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因此,施氮量180kg·hm^-2左右、基追比6∶4是安徽省稻茬麦区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6.
300g/L爱苗EC对两种常见水稻病害的药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爱苗由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混配而成,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用30%爱苗EC 300ml/hm~2、225ml/hm~2和150 ml/hm~2第1次药后17 d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分别为64.66%、60.88%和46.00%;第2次用药后15 d,用30%爱苗300 ml/hm~2、225 ml/hm~2防效分别51.28%、48.82%,比5%井冈霉素防效分别高出9.67%、4.4%。产量调查表明:使用爱苗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用30%爱苗300 ml/hm~2、225 ml/hm~2对稻曲病防效分别这83.87%、82.85%,比5%井冈霉素(4 500 ml/hm~2)防效分别提高为23.25%、21.75%,比20%三唑酮(750 ml/hm~2)防效分别提高1.65倍、1.62倍。产量调查表明:使用爱苗同井冈霉素、三唑酮相比具有明显增产作用。爱苗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同时提高单株结实率,提高千粒重,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玉米品比试验结果表现 :11个参试玉米品种中 ,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突出的是早熟品种苏玉 10号 ;中熟品种农大 10 8、豫玉2 6;迟熟品种西玉 3号、登海 1号。迟熟品种的增产潜力优于早熟品种。在春玉米 +晚稻 (或延秋蔬菜 )生产中 ,春玉米可用早熟品种苏玉 10号和中熟品种农大 10 8、豫玉 2 6。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加入WTO后,小麦生产有关贸易政策和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及分析.剖析了沿江麦区小麦生产现状及产销两难的根源.提出了入世后沿江麦区小麦生产立足生态特点,寻求可持续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白湖圩区稻茬晚播麦播期始于11月10日,高产栽培播期宜控制在11月20日之前,适宜基本苗(22-26)万/667m^2,播种量14-17kg/667m^2。品种宜选用扬麦19、扬麦16、扬麦158、扬麦12、宁麦13。播种方式宜用机械浅旋灭茬后机械条播、开沟盖籽;土壤墒情较差时可直接播种,待适墒时再进行机械开沟盖籽。田间管理要做好抗旱防渍,合理施肥,适时防治病虫草害等。  相似文献   
10.
安徽沿江地区“籼改粳”机插栽培高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迟熟中粳品种南粳9108为材料,在钵育摆栽条件下,设置每丛2苗、3苗、4苗3个处理,研究不同丛基本苗数对钵苗摆栽常规粳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以完善安徽沿江地区"籼改粳"后机插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钵育摆栽栽后缓苗期短,新分蘖增加快,够苗及到达高峰苗期时间短;每丛3~4苗时群体结构合理,中后期群体LAI及物质积累能力较高,群体成穗多,进而促进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